关于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效率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李纯英
[导读] 小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型之一就是复习课
        李纯英
        
        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型之一就是复习课,复习课如果高效合理的运用,那么完全可以弥补小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欠缺,并且还可以针对学生一些较为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加强巩固,复习课尤其是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效率;教学策略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以下内容中,论述了自身的看法。并且,分析当下在我国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现存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更好地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现状
        当下,在复习课中普遍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老师讲解总结知识点,精讲数学例题这种方式进行的。这样的复习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很难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复习中,不少教师使用“题海战术”,这不但给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学习压力,还降低了复习效率,甚至会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另外,在应试教育中,各方面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错题的原因,这是数学复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才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掌握好数学知识,进而在复习中提高数学能力,已经演变为需要关注、思考的主要问题。
        二、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效率的教学策略
        (一)精心备课,提高学生学习上复习课的兴趣。
        数学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有时候会比较枯燥,特别是复习阶段,学生已经没有像学习新课时的那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失去了新鲜感,加上作业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复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那么就需要老师们精心去备课,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节、注重练习的针对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注重系统梳理,呈现知识联系和区别。
        复习课并不是将新课重复上一遍,而是对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网络,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梳理贯通起来。在复习单元时,可以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整理单元知识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统合整理能力将会提高,每次上复习课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让学生自己整理一遍第二天需要复习的资料和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时,可让学生分别展示、交流、补充,最后教师补充,将该章节涉及的所有知识组建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明确复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便于学生加强各知识点的连贯性,形成数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选择一些比较相似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加以联系和区分,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


        比如复习认识时间,对于1时和12时5分,这两个时刻两根指针都指着12和1,学生容易混淆,所以上课时,我出示了两个钟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时是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而12时5分是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1,并结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这个知识点记忆,这样通过鲜明的比较之后学生就能很好地区分,并且记得牢固。
        (三)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知识点,强化练习,各个击破。
        在复习阶段,实行“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但是练习和作业又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老师们有针对性地挑选习题。通过练习和作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知识点,重点讲解、强化掌握、各个击破。例如,学生在“租船问题”方面丢分比较多,而通过练习,我发现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思考不够全面,会漏掉一些方案。针对这一现象,我引导学生再次整理这种题的思考过程和步骤,通过“列表格”的方法按顺序依次写出所有的租船方案,再选择满足条件的方案答题,讲解完之后,学生互相之间再说一说解题的步骤,需要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答题方法。明确方法之后,再练习几道类似的题目,看学生是否掌握,如果还没有完全掌握好,在之后的复习中再加以巩固,直至掌握为止。
        总之,在复习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缺什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把精力集中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上来,这样才能确保复习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和纠错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总是在同样的问题上出现错误,一错再错。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好,一旦题目变一下,就不会了;二是学生没有反思为何会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也没有对这类的题进行错题总结。因此在数学复习课中,要针对性的“一反加一总”“一反”就是积极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曾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一总”就是主动总结错误。可以让学生利用这种整理错题的习惯模式建立一本“错题集”,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会增加学生对错题的印象,并且提升学生自身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反思错误,保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另外,经常组织学生之间互相纠错,可以提高孩子的纠错能力和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做“小老师”,同桌之间相互交换作业,相互检查,说说对方哪里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并教会他正确的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而且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对所做题目进行了个“二次回顾”,加深了印象,培养了能力,复习效果也提高了。为了增加难度,我还经常让学生互相出题考对方,特别是出一些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题目,如果同桌不会,要给他讲解。这样,在出题、讲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辅导了基础较差的同学,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在数学知识方面的理解,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精心备课、全面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复习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桂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7)
        [2]刘素华.提高小学数学课的复习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