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威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银岗小学
摘 要: 语文靠背,数学靠练,是很多老师的口头禅。事实上,数学也是要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背诵。数学不但要背,而且要“活背”,要区别内容,要因人而异,要尽量精简,要读背结合,要让学生背得快,记得牢,要把知识通过背诵的方式,沉淀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在需要用到时,能即刻提取,轻松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背诵;记忆
语文靠背,数学靠练,是很多老师的口头禅。事实上,数学也是要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背诵。那么,背诵在数学教学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背诵?要如何背诵呢?
一、为什么要背诵
背诵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通过背诵还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记忆能力,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背诵和记忆,而背诵和记忆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其实,“背诵”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重复记忆和自我学习、自我提醒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延续性。
数学也需要温故知新,要时刻巩固已学的知识,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课程的松紧调节、知识的难易分布等原因,数学的相邻两个单元之间常常没有任何关联性,比如北师大版的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讲的是“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二单元讲的却是“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样关联不大的两个单元,硬要扯在一起复习,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把知识先背起来,牢牢记住,并且在早读课上时时朗读、温习,让学生不会长时间脱离某些知识,使学生能够在需要用到相应知识的时候,能顺势想起,熟练运用。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代”。小学生对自己所背的定义、性质、法则理解不深,这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前记住了却不懂含义,不会运用的某些知识,也能慢慢理解,熟练运用。有些知识在小学理解不了,到中学自然就弄通了,很多人小学的时候连加减乘除都算不明白,到长成了大人,却又能无师自通了。因此,抓好“少悟性,多记忆”的黄金时代,让学生“背诵”是大有益处的,就像在幼苗的根部埋上营养物质,虽然幼苗小的时候不能全部吸收,但却能积累起来,随着幼苗的成长,慢慢吸收干净。
二、如何背诵
对于学生来说,好学者把背诵当作乐事,而厌学者会把背诵当成要命的苦差事,巴不得不背诵。怎么让学生愿意背诵,甚至爱上背诵,一直是教师们探索的重点。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归纳了如下几种办法。
(一)分类背诵,适当减压
数学的背诵与语文、英语有些不同。语文的背诵,差了一个字,意思可能就不一样了,英语的背诵,差了一个字母,就是另一个单词了。但是数学,却是要看情况,分类对待的。对于乘法口诀、数学公式这些固定性的、精确的内容,要背得一字不差,不然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把“三七二十一”背成了“三七二十二”,那就贻笑大方了。而对于教材或者教师提炼出来的解题技巧、答题步奏等,则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只求理解性的背诵,能在需要的时候记起来,点醒自己就好。
比如,运算顺序里,“先乘除,后加减”和“先乘除,再加减”,虽然把“后”字改成了“再”字,却是一样的意思,也就不用要求背得一字不差了。
所以,数学不但要背,而且要“活背”,要按内容决定背诵的精确度和深刻度。让学生有松有紧,轻松背诵。
(二)因人而异,松紧有度
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所以“背诵”也不能一刀切,对于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背诵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我们在速度和质量上都应该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背诵能力都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在背诵过程中给予一些提示,让他们有继续背下去的动力,让他们看到胜利的曙光,进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中等生“背诵”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三)字句精炼,把握重点
读小学的时候,我最爱背的是古诗,虽然一个字都不能错,但是比起随随便便就几百个字的段落,还是轻松很多的。同理,现在的学生也喜欢背诵简短的,精炼的内容。记得有一次,讲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我在下课之前布置了一个背诵任务,就一句话“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仅仅下课的十分钟时间,全班40位同学就全都背完了,一个个喜笑颜开,互相庆贺,背诵的积极性空前强烈。“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句话很简单,看一遍就会了,但是同学们却把它背进了心里,以后但凡用到这个,我刚起了个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同学们就能毫不犹豫地接上“180度”,就连班里成绩较落后的几位同学也不例外。可见,内容越短,同学们越爱背诵,记得越牢固。
数学从来都不是为了背诵而背诵,数学的背诵都是为了以后的答题运用。就比如,明明可以只背诵“先乘除,再加减”就能表达出来的内容,却非要学生背“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背诵量,还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事实上,老师们喜欢重点突出的语句,可以记得牢,同学们喜欢简短精炼的内容,可以背得快,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更是皆大欢喜了。所以,我在制定背诵内容时,都尽量兼顾这两点,既要把握重点,也要尽量精简,让学生能记得快,记得牢,能用一句话概况的内容,绝对不用两句,若是能做到对仗押韵,朗朗上口,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四)读背结合,温故知新
熟读而后能背,读与背之间,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多朗读能不断加深记忆,进而背诵出来,而背诵过的内容,读起来会更加流畅,朗朗上口。所以,数学的背诵也应该与朗读结合起来。
语文靠背,数学靠练,一直是许多教师的口头禅。语文教师大多重视阅读,数学教师则不然,以至于很多数学教师用数学的早读课来讲习题,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浪费。善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通过朗读的方式,回顾前面单元背诵过的重点、难点和解题技巧,也是一种潜移默化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需要用到相应知识的时候,能顺势想起,熟练运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先让学生记住了各个知识点,才能熟练解题,进而运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作仁.小学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朱荣武.背诵,不可缺少的学习经历.小学数学:数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