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怡娟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更高水平,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欧洲寻求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空中交通” 成为一个突破点,各国在基础设施、市场培育、交通工具、商业运作、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本文结合当前“十四五”规划背景和机场发展转型变革期,对交通动态保持关注,思考是否存在与民航融合发展的可能,分析城市空中交通发展对民航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空中交通;民航;融合发展
一、城市空中交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美国航天局、欧洲空客公司、优步公司等相继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开展了科研攻关。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陈徐梅、安晶、刘好德研究员对此保持持续跟踪。研究结论显示:城市空中交通的未来发展,将引领城市交通领域的一批“新基建”。民航在推动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中,行业本身在四强空管,四型机场领域纵深发展,有望借助城市交通概念,实现跨省际行政边界融合发展,打造出新的城市群,机场群协同发展航空生态圈。根据相关学者的分析,对城市空中交通提炼的概念如下:“城市空中交通”是一种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开展空中客货运输的新型交通方式,其运输活动开展所占用的是城市空域资源。美国航天局的定义为“在市区内进行航空客运和货物运输的安全高效的系统,包括小包裹递送和其他城市航空系统服务。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城市交通拥堵挑战,“城市空中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模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研究的运营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空域,城市外也有大量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飞行器有望取代目前由直升机提供的搜援、紧急医疗服务、海上作业、石油和天然气、航空摄影和执法等服务。这与目前大力扶持发展的通用航空有边界的交叉。
从当前发展实际看,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属于新兴领域,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布局。欧美提出明确路线图并展开相关研究,在中国由亿航、迅蚁、京东、空客中国为代表的企业也欲在中国也创造和实践未来城市空中交通运行的理念,为中国城市交通运维构建新的网络。当前核心概念尚未达成共识,民航作为介入和使用空域资源经验丰富的行业,有先天的优势在该领域融合为行业的发展打开纵深空间。截至 2019 年底,全球有 70 多家飞机制造商,包括空中客车、波音和贝尔直升机公司等已进入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创新型运输企业如优步也开展了相关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的探索。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40 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美元。
中国2019年人均收入跨越1万美元关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各大中型城市都在积极寻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创新解决方案。2017年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促进和规范无人机制造业发展,自此民用无人机生产制造领域异军突起,在应用场景下暴露出空中交通管理的很多现实误区。这个民航介入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美国2018 年建立了城市空中交通协调和评估小组,聚焦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发展,开展研究并提出决策建议。分别从:城市空中交通的市场;发展愿景和框架;城市空中交通系统成熟度分级;交通工具的选型展开深入研究。
从当前研究呈现的状态和深入程度看,城市空中交通与民航领域有高度融合空间,在未来大数据驱动下和5G应用场景下,民航深入到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发展有先决便利的相关技术条件。2019 年,波音公司研发的自主载人飞行器原型机完成首次试飞。2020 年 1 月,亿航智能双座版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首次公开飞行,并首次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飞行许可。当前专家研究发现,迪拜是较为适合空中出租车运行的城市,预计空中出租车将于 2022 年在迪拜开始运营。
二、城市空中交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对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从现状看,尽管存在问题和技术难点较多,但也有即将实验运营的应用场景,需要保持持续关注。
首先,从国内交通发展趋势看,随着国内铁路通道八纵八横的逐步完善,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搭建的逐步完成,城市通达性便利性提高,民航在国内短距离段的运输业务市场将持续挤压;国内长途段、国际运输市场的份额也难以扩充;支线机场靠补贴支撑短期亦或是中长期将一直持续,很难找到内生增长点。行业面临的实际需要民航主动采取行业融合发展理念及早介入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开展前瞻性研究,寻找合作模式有利于航司及机场持续高质量发展。
其次,由于当前城市空中交通技术发展尚未成熟,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仍有待完善,城市空中交通作为“新蓝海”,无论是机场摆渡车、空中出租车、空中救援等场景的应用仍然面临来自技术层面和非技术层面的制约。即便在研究中预估的在技术逐渐成熟之后,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将面临更多来自运营管理层面的挑战。能源和环境影响;运营系统安全压力;中断运营的风险;公众接受度等等,不确定因素越多,越有利于有丰富经验的优势行业的参与。
三、城市空中交通发展对民航的启示
传统的城市交通模式面临的是人工智能、共享经济、“跨界”交通、绿色能源等快速发展叠加的技术机遇。在引入城市空中交通概念下,未来城市的概念内涵将不断延伸和扩展。呈现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的区域形态,这为机场群构建和民航与城市空中交通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立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于城市空中交通这一可能的新型城市出行方式,需要提前谋划、认真思考。建议:
第一,结合即将编制的“十四五”规划,提前布局,循序开展,界定民航融合中的职责并在部分关键技术方面形成民航知识产权优势。
第二,结合国内实际,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技术需求、存在障碍、预期收益等因素,确定城市空中交通与民航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三,制定未来城市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战略。界定不同类别空中交通运营主体的边界和主体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技术适应性、体制机制、配套政策、标准规范等前期战略研究,促进民航、通用航空等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海等.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研究综述[J].航空学报,2020(09).
[2]王翔宇.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J]航空动力,2019(08).
[3]羅迪.霍尼韦尔为城市空中交通提供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解决方案[J]航空动力,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