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及实践研究 赵鑫鑫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赵鑫鑫
[导读]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同时受到部分区域特有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同时受到部分区域特有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若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依然沿用以往传统的勘察技术则无法保证勘察结构的准确度,进而到导致后期工作无法真诚开展。所以,在具体施工现场环境状况,需给予有效的勘察方法,从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如何开展岩土工程勘察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研究
        引言
        地质勘察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十分艰苦的工作,勘察人员要对水文、水域、水情、地质、地貌等有详尽的认识,这也是保证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先了解地形、环境、土壤的特点,再结合当地地形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勘探方法,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保证勘察质量。
        1、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作用在于熟知理论和进行实践。人员通过勘察当地的地形条件,得到具体数据,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找到地质区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人员对后续的施工进行分析,从而减少并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岩土工程勘察的另一大意义在于对其进行安全管理,通过勘察当地的复杂地形,可以了解周围的施工环境,人员得到准确的勘察数据,在施工前,为工程施工提供切实依据。
        2、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的勘察现状
        2.1野外勘探
        在野外开展复杂地形地质的勘察工作时,勘察数据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准勘察点一旦选错,那么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在开展野外勘探工作前,工作人员需要先对勘察区域的信息进行调查,在掌握一定信息的基础下,严格按照地形地质要求选择勘察点,为了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多设立几个的勘察点。在野外勘探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水位测量工作,很多勘察数据出错都是由于在水位测量时出现问题导致的。总之,要确保各个数据不出现问题,确保上报的数据都是准确系数极高的,否则都会影响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
        2.2岩土分析
        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一致,岩土分析的准确性对地质的勘察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勘察工作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地基评价问题。在进行地基评价过程中,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岩土信息,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但是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虽然相关的评价标准可以参照执行,但是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基评价的准确性,无法准确的对地基的相关参数数据进行判断,从而对岩土工程的地基方案制定造成巨大的影响。
        2)地震问题。作为不可抗力的风险之一,地震问题也是复杂地形地质岩土工程的潜在安全风险。准确的判断岩土是否存在地震效应,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但往往在复杂地形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相关勘察人员忽略了对这一数据的测试工作。
        3、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3.1岩层钻探技术
        在实际勘察工作中,施工时会使用钻探设备,砂土层要采取岩芯部分,岩芯部分采取率要大于3/4,而且不同的岩芯层要采取不同量的岩芯,人员还需要保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数据记录,以清楚研究岩土层的结构。
        3.2模拟试验技术
        这是一种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技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然后记录各项数据,将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在某些项上存在的不同,进而提高数据结果的精确性。
        3.3测绘技术
        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很难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究其原因是因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人员重视起来,重点对岩土工程的地形地貌进行测绘,还可以依靠鉴定部门的帮助,为岩土层的勘察提供一定技术支持,进一步保证勘察工作的完善性。


        3.4原位测试技术
        利用原位测试技术主要是通过原位的液压静力装置进行测试,然后再将数据上传到电脑上,在测试中确定了相关标准后,要进行清孔操作,随后进行原位测试,原位测试主要采用自由落体测试,保证一分钟20次的频率,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动力测试法,通过物理风化,利用动力测试法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5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随着卫星技术发展而来的定位技术,它集合了计算机网络、定位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身,因此也具有较多优点。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采用,可以对地理位置的信息进行采集,随后上传至电脑,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具有显著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中可以搜集勘察空间的数据,并将其组合成三维图形,帮助勘察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当地地形地质状况。
        4、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4.1依据不同地质状况采取不同勘探深度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若所在项目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并能够达到埋藏深度较浅标准,则勘察孔可设置较浅的深度,若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如建设在松散杂土区域、淤泥地或厚层红粘土亦或其他成因土层较厚地质条件下,则需加大勘察孔深度,具体加深深度需与项目具体状况给予明确。
        4.2依据不同地质状况采取不同勘探点间距
        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勘探点间距需适当缩小,主要是对勘探点给予有效的加密处理,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精准度。例如,对某地区勘察过程中,发现此区域处于岩溶发育地带,通常勘探点布置需依据甲方所提供的钻孔平面图以及勘察任务书给予明确,并依据照《岩土工程勘察规程》及现行有关岩土工程勘察等规范完成勘察施工布孔作业。并依据主楼一柱一孔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不良地质状况,如溶洞、土洞、较大溶沟、溶槽等需加大工作任务时需及时沟通,并获得审批后完成后续工作的开展。
        4.3提升取样和看透质量
        若岩土工程样式、结构不同,则勘察深度、间距亦存在差异。例如对于砖混结构六层建筑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加大勘探深度,一般为15m,方可有效的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但若所在工程为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其荷载交到则需进一步加强勘探孔深度。除此之外,地基地形复杂程度对勘探点间距亦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更好的满足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需减小勘探点距离,同时加强加密工作,只有如此勘探结果准确度方可有效的确保,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在设置勘探点间距过程中需对所在区域地质地貌具有整体认识,若地质状况存在差异,勘探点深度也存在不同。如果地形与地质条件较好,则勘探孔深度能够适当的缩减,但若遇到状况较为复杂,存在淤泥和散土状况,则需加深勘探孔的深度,从而更好的满足工程实际状况。
        4.4做好地下水的勘察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遇到复杂地形地质环境,需加强地下水勘察。在此过程中,需与地下水观测一同进行,并与最终钻孔工序同一天完成。对地下水进行观测的过程中,需全方位的分析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因素,对水文给予科学的测定,保证水文测量深度。同时需对近年来此区域最高水位与具体水文变化状况给予有效的分析,并获取最佳的水位值。如果钻孔层深包含2个或2个以上水位时,需通过套管将其做好隔离,并测量水位层。带孔中所有水均被抽出后利用变径钻完成处理,从而有效的保证水文的精准度。
        4.5采用创新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由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勘察质量需加强勘察新技术的应用于推广。如在岩土工程勘察与分析评价当中,可通过用多道瞬态面波勘察以及高密度电法等技术完成处理,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勘察与评价准确性。同时为了对地基承载力给予科学的判定,可通过回归分析法给予实现,通过计算机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给予全方位的整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更好的应对复杂地形地质状况,提高勘察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于工程建设而言,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开展岩石的勘察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对实际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开展勘察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提升工程质量。在勘察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的将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降低施工难度,保证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中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及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0):232-233.
        [2]陈林.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J].能源与环境,2018(03):112-113.
        [3]李康.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230-231.
        [4]周四海.基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3):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