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   王克云
[导读] 为学生创建优质的班级环境,推动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要保障学生全面高质地发展,就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王克云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黄圩中心小学 盐城市   224614
        
        摘要:为学生创建优质的班级环境,推动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要保障学生全面高质地发展,就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实际工作中,要与各科老师做好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处在有优质文化、良好品德氛围的环境中,及时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使得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管理质量;途径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行、思想、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工作量大,任务重,忽视任何一项工作,都无法收获高质量的成果。而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需要学生、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还需要调配好各项工作的内容,选取最恰当的管理方式,在全面了解学生所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那么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要借助高质量的管理工作来培育优秀的人才,需要进行细致且全面的规划,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从管到不管。
        一、转变管理方式,让学生主动配合
        每个班级中都存在不服从管理、无视班规、过于自我的学生,如果不能得到这些学生的积极配合,那么在管理方面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传统严厉的管理模式,虽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但无法获得长久的效果,并且班主任的独断专行还会让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这与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不相符,因此要提高管理质量,就要去掉以往不恰当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得启发,增强他们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的意识,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在选班干部之前,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和考核,以隐性的方式进行,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将学生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并设立一定的观察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和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促使他们积极地配合班主任。

如班内的一位男同学,性格外向,在课间游戏时总是充当组织者,将参与游戏的学生调理得服服帖帖,不经意间透漏出了他的组织才能,将班级内的班会、各类活动的组织权交给他,由他来设计活动的程序、内容,赋予他随意调配其他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和所有的学生都积极配合,在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班会或者集体活动之后,肯定了他的组织能力,并给予了奖励和鼓励,自此便认真地学习并主动地配合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这样把一部分管理权交给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也提高了班级管理质量。
        二、开设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反思
        在学生能主动配合并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时,为了避免他们产生过于自负、自傲的心理,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敲打,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他们谦逊、认真的态度,让他们在反思中健康地成长。因此必要的主题活动是推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一种方式,也是实施育人的最佳途径。比如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的主题探讨活动,让学生说出哪些行为有害于环境,哪些行为有利于保护环境,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改进措施,生活中是否做过类似的事情等,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学习环保技能等活动中,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让他们成为环保小能手。在大型的节日中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的爱国、爱家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带领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电影等。开设多种形式且涉及多个层面的主题活动,既丰富了班级管理内容,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积极地反思,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加强多方沟通,让学生受教全面
        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既能及时地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能找出管理中的漏洞。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学生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继而发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烦恼。此外还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各种表现,找出管理学生的最好方式,与家长携手,培育学生成为良才。在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中,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助于给予学生有针对性地管教,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扮演多种角色,学习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生活中成为学生的领路人,价值观形成中成为学生的启发者,健全人格发展中成为学生的陪伴者,在不同的境况中站在恰当的位置上,从多个角度来完善管理工作内容和方式,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和学生共进退、同发展,提高管理的综合度,取得高质量的管理工作成果。
        参考文献:
        [1]米拉·哈依别克.试论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J].新课程,2020(40).
        [2]潘尚博.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38).
        [3]张玲.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J].考试周刊,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