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练动”主线下的“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 曾国涛 廖崇亮 李含东
[导读] 本文诠释了“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理念、原则、方法、步骤,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曾国涛   廖崇亮  李含东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学校  四川攀枝花  617068

        摘要:本文诠释了“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理念、原则、方法、步骤,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练动”主线;“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阐释
        “语文核心素养”指“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理解和传承”。“练动”主线的“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练”,“动”则是师生“互动”“生成”。“三”“学思练结”指教师在语文课堂里运用“学思练结”认知程序策略,从“知识(知识点或系统知识)、方法(思维方法、答题技巧)、技能(技巧行为完成、训练拓展创意)”“三”个螺旋上升维度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它是在语文知识、方法、技能模块集成搭建支架训练平台上呈现的“入眼、过脑、动手、出心”的“输入输出”生成进程,是“一节课”划分为“学、思、练、结” 三维“四步”“交集”有“理”可寻的师生教学认知行为过程——基于学生主体的自学、自思、自练、自结;基于教师主导的“导学、导思、导练、导结”。课堂中,师生之间归纳或演绎的递进式“练动”以知识系统支架为基础、思维方法系统框架来丰富、训练系统平台来促进巩固的认知活动。
        “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以心理学、认知行为学、思维方法、教学原理、闭环理论等作为课堂教学模型“闭环建构”理论依据,其理念是:科学(符合教理、学理、课理、知理)、得法(有效思维方法)、有度(一个维度或多个维度);主要原则有:项目适中、科学实用、难易适宜、读写结合。应用策略是:实事求是地互动互生,理论、方法与技能训练实践相互结合。
        从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符合主体认知行为逻辑的学习框架,合“认知学理”;从学理流程角度看,“学”要求“系统科学、宽广深厚”;“思”要求“方法科学、思维信度”;“练”要求“精准适度、关联效度”;“结”要求“巩固迁移、创意价值、悟透解难”,在这个教学项目任务驱动模块化解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者)(教师本质也是学习者,相对学生的学而言其教则是学习的先行分享)“一生学习”。
        从教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符合教与导逻辑的主导促进、辅学助升框架,合“生成教理”;从文本角度看,它是一个文本框架,合“读写文理”;从教理流程看,教而“学”要求教师“起”导入情境;教而“思”要求教师“承”思善追问;教而“练”要求教师“转”辅精练测;教而“结”要求教师“合”拓悟新解新难。课堂“教”“学”过程即知识方法技能的输入与输出进而达成“一生学习”即“终身学习”的过程,“练动”主线贯穿且情思相伴于“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过程即教师与学生从自学、自思、自练、自结达到自会自能的过程,它体现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自启动、自动能引导作用。


        从时空角度看,它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流程框架”,合“输入与输出的时间分配二八原理”;从“语文”学科角度看,它是一个“教学过程生成框架”,其达成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的主要有:将语言建构、思维提升、美赏创提、文化传承与“知识、方法、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结合成集多位一体的具有边缘相对清晰、认知行为心理、价值广深有效的功能特质“知理、学科、文本”专题模块即教学项目任务驱动模块化,完成一个“学习项目模块”、“学习任务模块”、“学习目标模块”、“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模块”,进而生成一个“学习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体系模块”。因此,它符合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认知及能力系统形成规律。
        从学习新知最有效的“方法”应用历程角度看“认知操作‘最短’路径”,一般是先建立知识体系,再进行细节学习,复适当刻意练习,后坚持练中反馈或反思领悟并不断改进的——“学思练结”(四步),这“四步”和“知识、方法、技能”(三维或多维)基于课堂客观条件,执行可侧重,反思可复盘,可“变式”灵活。如:某节课可以“学”为主,贯穿“思练结”;以“思”为主,贯穿“学练结”,以“练”为主,贯穿“学思结”,以“结”为主,贯穿“学思练”等等具体“课型建构”原理。在课前预习课、课中讲授课、课后复习课或其它实践操作课、活动课、练习评讲课等诸多课型中,“学、思、练、结”(四步)课堂教学“知识、方法、技能”(三维)的模式是普适兼容的非内卷化的“闭环认知模型”。
         二、模式操作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设境引三学。教师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前自悟能预习、课中自觉跟学、在课后自能新学。学生从“知识、方法、技能”三个维度侧重 “学会简易的知识方法技能系统”,“发现新的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为后面的“思”铺“基”开“路”。
        第二步:习疑深三思。教师根据“第一步”学生存在或发现的问题,从学中自思、导中启思、探中互思进程中,侧重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思”是基于学生的问题的思,是对教学内容的思,是思维方法、技能能训练层面上的思,是质疑、辨思、析思和解惑。
        第三步:思行巧三练。教师依课堂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指导学生自练、导练、互练,侧重 “以练解疑、练中生疑、新疑再探”进程中的“练习掌握与生成”,达成查漏补缺、深化、思维发散、求异创新的目的。练,不是单纯地做题,可以是师导生练,师问生答,师启生发,师析生赏。
        第四步:拓新结三悟。教师指导学生“知识、方法、技能”三个维度侧重从明“得”“失”,“能”“悟”“新”来“自结、导结、互结”本堂课,以学以致用方式完成拓展练习有效测评学生是否完成课前自主预学、课中自觉跟学、课后自能新学,引导学生总结、悟出三维四步进程中获得性“道法术器势”的素养与能力。达成在课堂做到“堂清日结、日清月结、月清期结”的目的。
        总之,“三学三思三练三结”课堂教学模式贯穿着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的“学而习思、思而精练、练而悟结、结而拓新”四环相扣“练动主线”,从实践效果看,学生易获得知识积累、技能精进、学法掌握进步,教师上课专业技能易获得层进提升,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究本模式与多学科、多课型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