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程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孙卫国
[导读] 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二十一世纪注定是一个化学的时代

        孙卫国
        湖北省大悟县金山中学
        摘要: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二十一世纪注定是一个化学的时代,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社会越发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化学人才。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时候并没有清晰的化学素养培养计划,因此其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善用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带领初中学生认识化学,紧贴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帮助学生习得正确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微观探析;化学变化;证据推理
        拥有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盲目学习的问题。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化学初学者的身份,而后利用实验性现象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在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探索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同时也要在知识之外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合理推理、大胆探索。本文笔者结合数年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了一番分析,以期对诸位教师有所启发。
        一、增强学生微观探析能力
        化学是一门来自生活的学科,但是其又不同于宏观的生活,该学科更倾向于从微观的角度让学生重新认识世界。但是相当数量的初中学生在分析化学知识的时候还没有养成从微观角度看待各种化学原理的习惯,其最终会丢掉学习化学知识的激情。教师要在整个课程中不断鼓励学生跳出宏观世界,在微观角度里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特点,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离子”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药匙的氯化钠固体,并让学生描述该物质的形状,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药匙里的氯化钠是颗粒状的”。随后笔者将氯化钠颗粒放入了水中,很快这些颗粒就消失了,笔者随后提问:“请大家想一想,刚才的颗粒去哪里了呢?”有学生回答到:“它溶解在水里了。”笔者继续引导:“那么它的颗粒是不是变得更小,以至于肉眼看不到了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学生有了这种微观的意识之后,笔者顺利带领学生完成了离子相关知识的学习,成功地使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可以结合成氯化钠这种物质。认识微观粒子、了解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者最重要的学习课题之一,微观意识有助于学生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化学的本质。


        二、提升学生化学变化观念
        观察各种化学变化是进入化学世界的一把钥匙,化学知识的内涵和趣味恰恰存在于这些变化之中。然而很多初中生对化学变化的理解较浅,这就需要教师在各式各样的实验中带领学生观察和体会化学物质的颜色、形态、气味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变化观念,使学生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深入探索更高深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节课程的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并没有给学生直接灌输“化学变化”这一概念,而是先给学生展示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并让学生猜测该液体是什么。一些学生认为是清水,一些学生认为是盐水。笔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石灰石和盐酸制造出的二氧化碳通入烧杯中,此时澄清石灰水变得浑浊。在这种情况下,先前猜测液体是清水或盐水的学生立即认识到了该液体一定是另外一种物质。随后笔者给学生一一解释了盐酸、石灰石、石灰水等物质发生的变化,于是学生就从化学变化的角度习得了“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这一知识点。初中化学教师要当好引路人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观察化学变化,引导学生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诀窍。
        三、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习惯
        现代化学学科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学科严格遵循科学的推理论证方法。但是初中学生在以往接受的教育中缺少有针对性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整个初中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推理能力,帮助利用现有证据一步步还原出化学知识背后的基本原理,也要使学生善于利用各种化学原理不断探索未知的化学世界。
        例如,在“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小节课的课程中,笔者一开始就问道:“空气中有什么样的物质呢?你能根据什么样的知识推理出来空气中有这些物质?”有学生主动回答:“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氧气,所以空气中存在氧气。”还有学生补充到:“动物和植物在呼气的时候会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又有学生回答:“天气预报中有空气污染指数,所以空气中还有一些污染物。”经过了几轮讨论和分析,学生显然已经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推理出空气的大致成分。随后笔者就带领学生一起在推理的基础上一起学习了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并让学生一一思考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推理论证习惯对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带领学生初步走入化学世界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中心,令学生在微观视野中理解化学的本质,在各式各样的化学实验中培养化学变化的观念,在已知的知识基础上不断推理和验证新鲜的化学知识,力求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化学学习人。
参考文献:
[1]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
[2]曾红梅.核心素养对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的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