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显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华侨中学
[摘要]: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总体部署,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利用皓骏动态情景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讲授者”的角色,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作用。
[关键字]:皓骏动态情境 趣味性 角色 方式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它让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以理解数学。学生普遍存在的逻辑思维不严密不清晰、空间想象力不强等现象。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充分利用“皓骏动态情境”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功能融为一体,立足于动态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一、皓骏动态情境教学可以增加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一)皓骏动态情境教学给课堂导入增加了色彩
导入是数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九年级下册《2.2.2圆周角》中利用皓骏软件制作一个圆弧上有几个小朋友在哪里射球,有射进球门的,有没射进球门的,问:“他们这样比赛公平吗?”。利用贴近学生的例子,动态情境演示。问题的导入,自然就进入新课中。好动导入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又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皓骏动态情境可以化解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
我们都想在课堂中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学得完全,但是结果总是不如人意。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吃力,最后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例如在学习《反比例的图形与性质》时可以利用皓骏软件既能又快又准地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形出来,通过拖动滑动条改变K值的大小直观形象地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动态教学从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生的学习起点,巧妙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皓骏动态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改变教师的角色
(一)根据皓骏动态情境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教”服务于“学”,服从于学生的发展,最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构建互动生成课堂机制,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精心预设教案。皓骏动态情境教学可以改变我们教师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一本书、一支笔、一讲到底”的“填鸭”模式。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SAS》时,先让学生小组内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等探究,再利用皓骏软件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得出两个具备SAS条件的三角形全等,再进一步探究SSA得不到两个全等三角形。通过教师“导”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样设计,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二)皓骏动态情境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平等的首席”
旧的教学形式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变成了机器人,而教师变成了机器的操作者,学生的学习没有一点主动性和灵活性。所以课堂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念,做到有效沟通。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感兴趣的材料,总是记得又快又牢”。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抽象的东西多,若想将学生的全部感官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教师则引入动态情境教学,它可以把数学的“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时,可以结合语文课中曹冲称象的故事通过皓骏软件制作一些动态情景演示加上教师有趣的、生动的语言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不断的给学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引出天平实验探究得出等式的性质1,在探究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或者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通过学生的听、看、说、做等调动学生的脑、耳、眼、口、手各个器官,从而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甚至“组织者”与“启发者”。
三、皓骏动态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首要条件。情景教学是《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形式之一,根据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课堂中适当创设一些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课堂中设计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设计魔术表演,老师一边生动地描述,一边动态出示几个一元一次方程接着出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然后抛出一些问题给学生“什么样的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有联系吗?”“有区别吗?”在学生积极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创设情境,营造“问题”氛围是实现学生合作探究的关键。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疑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生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思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正弦和余弦》时,首先给学生动画出示一艘船,然后边描述边让船前进行驶形成一个数学问题:一艘帆船从西向东航行到B处时,灯塔A在船的正北方向,帆船从B处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2000m到达C处,此时灯塔A在船的北偏西65o的方向.试问:C处和灯塔A的距离约等于多少米?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就会怀疑是不是条件还不够?有学生问这个角有什么用、、、、、在学生疑惑中给予提示并小组探究这个65o角与它对边和斜边有关系吗?是不是所有的65o角所对的对边比它的斜边值都是一样的呢?经过学生合作探究不但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于思考、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创设动态情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师生互动中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广西师范大学甘创《应用皓骏(Hawgent)动态数学软件辅助立体几何教学的实践研究》
2、闵贵峰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巫旭丽《创设情境,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2017年12月(总第2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