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萍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实验小学713500
摘要:每一位班主任都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主心骨,班主任需要给学生好的导向和引导,能够给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创造好的环境。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和谐友好的关系,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班主任应该清晰地掌握管理的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以及特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也需要有班主任为他们规定好成长的方向以及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小学阶段是学生没有形成太规范的思想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更需要班主任注重学生的发展,能够对他们实行良好的管理措施。但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阻碍和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班主任也应该时刻注重学生的思想,能够时刻与学生保持好的关系,在好的关系的维持下更好地推进学生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下,要求班主任能够与时俱进,可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每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成果都是有比较有竞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很难去时刻要求自己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他们的管理观念会比较落后,会更加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发展,这也导致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工作问题的产生,会让自己的班级呈现一种以学习为重的风气,而很难保持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友好和互助的关系。
1.2忽略学生需求
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多是以自己的思想为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每一位学生怎么样去发展。但是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以及需求都是不同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达成全部学生目标一致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不能完全用统一的方式去规范学生,而应该考虑不同情况的学生的要求和需求,能够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师生共同管理
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师就应该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能够在保持学生自身需求发展下去完成自己的管理任务,也需要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发展。可以在自己管理的时候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所以师生共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更需要去尊重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共同推动班级氛围良好形成。
例如,由于学生的能力以及各方面发展存在差异性,那么班主任就需要给最合适的学生安排合适的管理岗位。老师不能将班级事务全部揽到自己的身上,这样只会让自己更累,而且也不会让班级管理效果更好。所以老师可以将一些班级管理的任务分配给学生,让每位学生可以参与进来,能够在共同配合下让管理的效果达到更好。那么老师可以分配好不同的管理区域,可以根据班级的位置,比如左边、中间、右边分为三个区。每一个区为一个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中都需要选出三个组长,但是每个管理区域的组长可以按照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这个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有管理的任务以及时间。每个小组的管理任务就是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纪律方面,学习方面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听课状态、课堂互动情况等等,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学习班主任不能一一去监督,那么就可以让管理小组的组长来协助老师监督小组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在监督的时候保持学习的认真度和集中度。纪律方面就是在课下或者课上时学生的行为动作以及语言方面,生活方面就是学生的劳动情况等等,每个区域有三个管理组长,每一个区域可以建立自己区域的管理规则,按照每个区域的学生不同情况来分配管理任务,这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2.2家长与老师共同管理
在学校中学生会有更多的顾忌,所以一些缺点没能够展现出来。但是在家庭中,学生会展现出自己更真实的一面。所以老师需要与时俱进,能够与家长共同配合,更好的管理学生。
例如,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脾气和脾性,老师不能够在学校完全的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脾性,所以老师就需要与家长共同配合,更深刻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那么老师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且老师与家长可以共同建立一个群聊,在群聊中,家长可以诉说孩子在家中的一些不良行为,那么老师可以在学校中针对这些不良行为去更好的管理学生,让学生在学校中得到管理,也能够在家庭中将这些好的行为习惯践行下去。家长也可以实时的在群中说一些学生的好的习惯,那么老师可以到学校中针对学生好的行为习惯进行表扬。
结束语:管理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老师可以掌握方法。老师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才能够让学生可以更尊重老师的管理措施。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家长,那么班主任就应该更热情的与学生交往,也能够更尊重学生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基于素质教育视角的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 罗世荣.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01)
[2]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J]. 蒋慧. 新智慧. 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