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早恋”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01期   作者:朱海棠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初中生早恋现象备受社会的关注。当今初中生频频演绎早恋的连续剧,而且早恋年龄明显提前,特别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早恋的发生日趋频繁。
        朱海棠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楼庄镇中学    山东菏泽    2744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初中生早恋现象备受社会的关注。当今初中生频频演绎早恋的连续剧,而且早恋年龄明显提前,特别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早恋的发生日趋频繁。他们早恋行为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基础和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找出其行为产生的相关原因,对症下药,将早恋的孩子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关键词:初中生;早恋;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初中生早恋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发生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也不再令人惊讶,家长、教师甚是忧虑。因此,“如何管理学生的早恋行为,疏导学生的早恋心理,成为广大教育一线人员无法回避的教育难题。
        1初中生早恋的成因
        1.1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因素
        一方面早恋是初中生在许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许多个人因素都会造成早恋情况的发生。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信心,这些精力与兴趣不合理的转移就可能发生早恋;而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容易成为别人追求的目标,如果忍受不住诱惑,容易产生早恋。另一方面初中生早恋的基础原因还与生理成熟、性心理过早的发育有很大关系。科技的发展等诸方面都促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渐提前。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当代学生平均14、15岁便产生了性心理活动,容易产生性冲动,如果在外界不良诱因刺激下,很容易产生早恋。
        1.2特殊家庭环境的不良熏染
        初中生早恋同时也深受家庭环境的感染。比如父母离异、父母早亡或家长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一些家庭人员起不到很好的榜样作用,父母在孩子面前过分亲昵或者家庭人员有性犯罪行为,道德堕落;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对孩子缺乏关心与教育,都会成为诱发初中生产生早恋的因素。
        1.3学校缺乏对学生早恋的教育和引导
        作为学校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前提是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可如今学校总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下,学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泄自己的情绪,整天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课外活动又缺乏,跟教师沟通少,这些都是产生早恋的原因。
        2解决初中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2.1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我督促
        初中生要培养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段,要拥有丰富的人生,就要勤奋学习,生活中要学会乐于助人,学习中与同学共同成长,家庭里要尊老爱幼。初中生要认识到,自己经济上尚未独立,主要依赖父母或他人,恋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心理上尚未成熟,易冲动,注意力易转移,容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来。所以,这时期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2.2充分尊重和关爱子女,给其交流空间和交往自由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发生早恋事件后责骂他们,冷静下来反思这绝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每一对父母都会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却不曾想这是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尊重他们,父母的耐心倾听和信任尊重,可能会提醒孩子反思自己情感的选择。不管再忙,也要给孩子留点空间,多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现状和身心发展变化,尤其是情感方面,建立父母与子女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强烈渴望与异性交往,家长要给予子女相对独立的空间和交往自由。
        2.3学校要积极预防和引导
        首先,学校教育应该把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融入到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道只有自己优秀才能有更优秀的伴侣。开展青春期专题教育,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或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纪录片等,教给学生正面的性知识,提升学生的性道德意识。其次,学校及班级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释放学生多余的精力。再次,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狠抓育人环境,预防早恋成风。最后,用好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设立网上的真心话信箱,定期作答,解决学生不愿意跟家长教师当面沟通的问题。
        2.4家校共同努力,让学生远离早恋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主要场所,家长把自己的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因此他们的品质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但现今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钱、发财致富,对孩子放任自流,懈怠了对孩子的教育。而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纵容,对孩子起了必然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如何使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家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多用心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多换位思考,特别是在这个容易叛逆的时期,对家长来说十分重要。因此,一旦发现早恋隐患,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共同耐心去帮助孩子们。不要去用家长的权威去命令他们,更不要用武力去威逼他们。家校共同努力让学生真正的明白早恋的对错和该如何对待处理这件事情,这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摆脱早恋烦恼。
        结语
        总之,父母的立场、教师的态度、同学的评价和社会的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早恋”的发展变化,甚至可以说,是男女双方和亲子、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早恋”进程的。如把“早恋”的标签到处乱贴,带来的是误解、偏见,造成的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紧张,是学生成长的“逆境”。初中生处在青春发育期,身体迅速成长,思想相对成熟,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和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恋爱的相关影响而自己做出决定,才不至于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阻碍。真诚希望家庭和学校可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的教育管理体系,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疏导”的原则,让初中生安全度过美好的青春期。
        参考文献
        [1]施双江.高中生早恋问题研究———以上饶市一中个案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2019.
        [2]闵乐夫.对“早恋”的再认识及教育对策(上)[J].北京教育,2019,(1).
        [3]芦巧惠.当前中学生早恋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3).
        [4]曹慧巧.浅谈中学生早恋现象及应对措施[J].教育革新,2020(09).
        [5]胡丽娜.关注早恋问题帮助早恋学生[J].中等商业教育,202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