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绘竹
辽宁省盖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 盖州 115200
摘要: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对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美国股市在一个月内出现多次熔断,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比较明显,其主要的原因与新冠肺炎在世界内扩散,使得投资者的风险与预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挤兑。因此,本文就疫情之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疫情;金融市场;影响
引言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个行业都受到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不管是从政治角度还是社会责任的角度,许多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抗疫措施,在抗击疫情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置可否,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曝光出许多问题,比如金融管理与运营、金融产品以及人员管理等,可是疫情并不会长期存在,在这个短期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思考疫情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问题与影响。因此,本文结合疫情之下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疫情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
(一)造成经济衰退和金融系统性风险
在过去的十年间,美股呈现持续上涨的状态,除了金融危机之后各项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经济之外,美股的宽松流动性下,估值呈现大幅上涨。特别是在2014年之后,在美国国内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长处于停歇的状态,债务持续扩张,经济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增长。随着新冠肺炎的持续扩散,上市公司受到重大冲击,因为广大居民对新冠肺炎的担忧,在国防政策的约束下,居民的消费、餐饮、娱乐、交通等行为受到限制,直接对相关联的企业产生影响。而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之下,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劳动力在家肄业,出现短时间之内的“失工潮”。此外,疫情的出现冲击了上市公司发债股票的回购方式,在高债务的影响下,上市公司的资金流不断恶化,间接提高信用违约风险。
(二)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
当前,国外等发达国家新冠肺炎疫情的确诊曲线已经变得比较舒缓,甚至一些国家的疫情已经出现明显的拐点,疫情在表面上得到控制。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潜在的风险危机四伏,金融市场预期的修复还不容乐观。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而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决定了我国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可以做到团结一致,始终以严厉的措施来防疫、抗议。而海外的部分国家缺乏较轻的执行力与政治觉悟,其防疫的力度和持续性都无法与我国相比较。而且对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外债规模不断扩大、外资不信任的双重压力之下,资本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同时,因为各个国家防控疫情的进展不抑制,在没有出现疫苗之前,各个国家为了保持自己国家的抗议成果,还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实施隔离措施,金融贸易的恢复并不乐观。
二、金融机构应对疫情的自我思考
(一)实施“反思型”战略
新冠肺炎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在冲击部分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机构对自身的业务模式、盈利能力等进行反思。比如提供线上金融服务,疫情期间大家隔离在家,加速了金融机构线上服务的进程,提高了数字化经营能力,加快金融机构生态联合以及敏捷营销的进程。此外,在疫情当中金融机构暴露出来的弊端,使得线上金融服务更加开放化和规范化。一些金融机构的业务理念都导致金融资源倾向于优质企业而不是有需要的企业。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许多优质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通过调整传统的业务方式,转化经营理念,保证金融资源可以落实到实处。比如,疫情之下银行的信贷政策已经向小微企业和防疫产业等倾斜。同时,国家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可以持续提供信贷支持,不断简化流程,完善金融服务支持。
(二)加强运营管理变革
疫情使得金融机构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传统分散管理、流程繁琐的模式已经无法应对疫情带来的重大变化。如何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率地运营管理体系成为当下金融机构思考的主要问题。首先,金融机构应当加强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达成内部共识,在资源规划以及管理变革上做好充足地准备。其次,可以革新传统分散运营的组织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逐步转化为集约化地金融管理体系。以期通过集中化的作业、分工、监控、管理等形成规模化地经营,不断提高运营能力。最后,实施精益化地运营管理,加强金融机构运营管理方式的更新,通过重塑运营管理流程,实现线下、线上的自动化、数字化、移动化,打造真正地“运营工厂”。
(三)积极地进行财税管理优化
当前,由于部分金融机构已经开始依据新准则对信用损失模型进行评估和准备,形成前瞻性评估,并以财务报告的方式对自身的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等进行动态评估,这种重新评估和及时的反应是十分必要的,面对当下财务管理业务的积极调整,金融机构还需要对财务预算以及资本规划等重新审计和核算,促进稳定健康发展。及时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财税文件,学习税务优惠政策。疫情爆发至今,我国税务总局以及各级税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防疫、物质以及组织公益活动等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此外,税务部门还积极改革自身的管理方式,鼓励纳税人以电子办税的方式,不断革新税务渠道。对于一些无法办理的工作,加快在线办理的步伐。对于无法在线办理的事情,与主管机关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地减少疫情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疫情之下,金融机构面对的不仅是危机,还是转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看自身的不足,重新审视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但是任何经济危机都有自身规律,金融机构的转型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程,即便是疫情之后,我们的恢复也不会多么明朗。但是,对此我们应当有十足的信心,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防微杜渐,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信息传输以及预警系统,保证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慧.现行金融市场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及管理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22-23.
[2]袁溥.中国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与风险管控[J].国际融资,2020(10):55-58.
[3]李欣雅.经济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1):134.
[4]沈舟. 顺应客观发展规律,黄金市场对外开放增大[N]. 中国黄金报,2020-10-09(005).
[5]何远景.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评估与管理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0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