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琼瑜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发展,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每个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坏也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所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小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但具体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是很多教师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围绕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这一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给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可行帮助,希望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教学上的难题,比如学生的生字生词的读音有误、错别字太多等等,但其中老师最头疼的还要数学生的阅读方面的问题。小学生们年纪小,阅读量很有限,学习上有惰性,而且对于阅读也普遍没什么兴趣,这些都是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如何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阅读量的提高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本文会对小学生阅读方面遇到的难题和成因做具体分析,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改变现状,争取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教学中存在的阅读难题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会让老师感到头疼的难题,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有小学生的前后鼻音等发音问题、平时写作业错别字多、用词常常搭配不当等等一系列问题,但随着小学生的渐渐长大后,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吸收能力会随之加强,这些情况都会有很大改善。但唯有阅读却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教师往往也感到手足无措。针对阅读这项短板,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通常会布置很多阅读理解的题目作为锻炼,但多数学生对阅读没什么兴趣,只是迫于无奈,匆匆忙忙的应付完老师的任务,所以往往采取敷衍的态度去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任何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多数学生认为阅读较为枯燥,没有任何的趣味性,对阅读没有任何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对于阅读的兴趣。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上去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来,对提高阅读量从而提升写作水平有很大助益。
二、设置奖励机制
小学生年纪小,对于学习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怕苦怕累更怕动脑筋。所以教师要想增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就需要想办法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被阅读所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去了,各方面知识也会充实,写作素材就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也会上来了。
那么教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增强阅读趣味性呢?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一些奖励机制,针对平时对于老师布置的阅读练习做的比较优秀的同学,教师可以经常在班级予以表扬,规定学生每周完成多少篇阅读任务,完成后给予一定的礼品奖励,超额完成的可以获得更多奖励等等。一步步给孩子设定小目标,鼓励他们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习惯会渐渐养成,对于班级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此外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些短文朗诵比赛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征文比赛,让学生们就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或者名著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自己最喜爱的作品推荐给大家,并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部作品,从中学到了哪些东西。对于写的好的同学,分别颁给一、二、三等奖的奖励。教师利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学生自身也要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平时多注意积累,多读书,读好书,课外阅读不仅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三、体会作者所思所想
教师在具体的课文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的创作情境中去感受,深刻的去体会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他的所思所感。例如在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所写的《示儿》这两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两位诗人对当时国家时局的关心,以及写下两首诗时作者截然相反的背景和心境去分析这两首诗包含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在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教师应当将我们党和革命前辈们在当时的战争年代为了国家富强和人们福祉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告诉学生。当时的国家面临着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反动派蠢蠢欲动的困境,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一次一次克服艰难险阻,历经两年时间通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赢得了新的生机和反败为胜的转机。激励学生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提升自己。通过对革命年代的回顾,使学生努力珍惜前辈们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所争取的幸福,认识到努力学习,刻苦奋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激励学生继续前行。结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好的阅读习惯的支撑,而阅读习惯的养成恰恰需要家长、老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老师和家长要起到良好的监督与督促作用,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多阅读,使阅读成为常态。学校也要经常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使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提高阅读的兴趣。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从而使它们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何达志.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297-298.
[2]任福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244+248.
[3]梁细勤.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02):54-55.
[4]陶文清.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