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青年教员的培养是军队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认清青年教员队伍现状,寻找青年教员队伍培养途径,将对青年教员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青年教员;现状;培养目标
师资队伍培养是军队院校办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青年教员日趋成为教员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的青年教员来自基层部队、军校毕业生、文职人员等多个层面,其中大部分教员并非师范专业,同时工作具有热情,如何把青年教员的现在与未来发展相结合,提高青年教员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探索青年教员有效的培养,是教员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也是军队院校教育发展完善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青年教员队伍的现状
军校青年教员指年龄在35岁以下,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足五年,承担了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员。青年教员学历层次一般都比较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习能力足,富有进取精神,沟通能力强,思维开放活跃,创新意识强,青年教员在军校教员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较大,逐渐成为教员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工作热情,充满活力,可塑性强,但是由于其年龄限制与经验缺乏,青年教员队伍的普遍现状是:
(一)教学理念尚未形成
对于军校中的青年教员来说,由于从事教学科研时间相对较短,又一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学教育培训,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特征认识不够,对军队院校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与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不够了解,把握不够,甚至是有些重要理念完全不知道,与军队院校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时的教学科研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谈结合自身知识结构、教学特点等形成教学理念尚早,即使有部分青年教员已经有了一定时间的教学科研积淀,但就教学理念的形成来说也很不完全。
(二)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青年教员大部份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走进院校进行教学,虽然在走上讲台之前,一般都进行了相应的短期教学岗位培训,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教学基本功。然而,由于大多数青年教员都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专业训练,对军校教员的地位、作用,军校教员所需要的素质要求和现代教育规律把握不够,缺乏作为教员的基本素质,缺乏教育学、教学心理学和教育理论等基本知识,缺乏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手段,缺乏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刻领会。因此,青年教员驾驭课堂的综合教学能力有很大不足。
(三)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虽然现在鼓励青年教员搞科研,但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员来说,要搞好教学工作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很多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科研,同时,由于青年教员大多在军队院校工作时间较短,由于其自身社会阅历以及工作经历等影响,对学科前沿的情况了解不够,致使其虽有开展科研工作的满腔热情,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
(四)实践能力相对匮乏
大多数青年教员虽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比较高,但部队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尤其是现在的非军校毕业教员和文职人员,都是从地方院校来到军校,虽然有相对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没有基层部队的实践经验,对于本专业的很多和军队相关的边沿知识了解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基层实践结合不紧密甚至脱钩的现象,从而影响实践效果。
二、青年教员队伍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青年教员教育理念的转变
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引导青年教员对军队院校教育思想进行学习、思考,就军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基本特征、教学模式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员对军校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的培训系列讲座,促进青年教员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掌握开展教学研究的方法等。
(二)加强青年教员教学能力的培养
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员的职责,青年教员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教学实践,青年教员普遍存在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或者就是差的问题。为此,为加强青年教员的教学能力,要做到:
1、重视上岗后的持续培训。在青年教员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后,要持续的进行岗后再培训。在培训中要重视对青年教员概括能力,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等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激发青年教员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解决好单独采用讲座式或参与式培训存在的相关问题,可以将两者优势融合,采用一种融入式和分享式的培训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或给予材料充分激发青年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充分融入创设的意境中,在平等交流合作逐步获得新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要通过示范教学、教学竞赛等传统培训模式,多途径来提高青年教员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2,加强老教员的传帮带。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员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加以指导,推行青年教员责任教授制,采取不同的传帮带形式,对青年教员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准辅导,促使青年教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督促和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集体备课、新课试讲、讨论评议等督促方式,提高青年教员的教学能力;特别是针对新教员的试讲试教制度,它是促使青年教员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有效制度,通过试讲、试教制度的常态化,要求青年教员在上讲台前对新课、重点课,难点课都能心中有数,同时结合传帮带制度,对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实施全程监控,对青年教员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从而促使青年教员能自发地、主动地去对教学进行琢磨和研究,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推敲打磨每一节课,不断增强其对教学的自强、自查、自检的控制能力。
(三)加强青年教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与科研是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与科学研究的成效密切相关。青年教员在教学之余也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及科研工作,通过课题研究、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等方式来提升青年教员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自己专业特点与实际需要来确定研究方向,做到教、研相长,围绕教学搞研究,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同时,努力探求教育教学规律,逐步完善自身的教学功能,并以此为切入点和增长点,开展学术和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同时青年教员应以研促教,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更新自身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加强青年教员实践能力培养
青年教员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更有效的结合,可以在教学任务较轻的时段安排到部队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到地方同类院校进行培训深造,从而深入了解本专业的部队现状及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也可以对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融合等进行了解,便于回到教学岗位时更好的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学院也需要建立明确高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教员对实践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通过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军队院校的“实战化”教学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于芬.谈军校青年教员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J],才智,2019(33)38
[2]李宁.赵善良.郭化平.杨玉栋.职业教育院校青年教员的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08):136-13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颖,1975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武警警官学院军事法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