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材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海南东方市 572600
摘 要:小学课程教学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开始逐渐与新时代新特点相结合。教育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教育。就传统教学来说,知识技能培养较多,关注能力较少,不免使得部分学生能力未得到充分发展,影响其成长。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采用知识的讲授,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画画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增加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还能够在合作过程中提升学生探索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该方面内容,对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美术;探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合作学习在学生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同时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逐渐融入合作学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样如此,教师在其中增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与同小组以及全班同学一同努力,完成任务,在小组中介及配合同学,做好自己的任务,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合作学习概述
小学教育教学中,美术课程教学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收获知识或者是技能,当然知识技能的获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力的获得更为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遇到问题是进行有效的解决。在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相对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较高的积极性,也不能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难以保证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也不能有效提升学生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也应当不断改善,合作学习的提出在较大程度上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1]。合作学习就是在班级内进行分组,在教师讲完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与探究,引导每个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跟随教师讲授的内容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从而能够更好的吸收相关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还是学生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就现有实践发现,运用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更加积极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个体发展以及未来适应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是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美感,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美术学习本身并非强制性学习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美术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巨大的游戏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乐趣。
2.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学习活动,但有时,由于教师没有进行有效运用,或学生对此不加重视等,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2.1难以维持秩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难以有效的维持课堂秩序,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没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容易在教师要求进行合作学习时进行一些雨课堂无关的活动,并在教师要求停下时难以快速达到要求,这就会使得课堂秩序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持,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2.2未摆正位置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占据引领地位,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但由于存在部分教师长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知识讲授较多,引导较少,导致其在开展合作学习时,仍然不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索,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合作学习达不到与其效果[2]。同时,也存在部分的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好跟随教师引导进行相应活动,这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到不适应,不能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2.3学生之间存在矛盾
在合作学习开展初期,由于学生之间长期在一起,难免会存在矛盾,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协调配合,这时矛盾就会突显出来,存在小组内学生之间不愿意合作交流等的问题。同时,由于在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相对不够适应,容易由于观念、想法之间的分析而产生矛盾与冲突,进而导致合作学习无法有效开展,影响教学效率。
3.应用策略
针对当前合作学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使得合作学习与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有效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1加强引导
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可以通过布置明确的任务,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指导等,引导学生有效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六年级合作学习开展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小组图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的形象或者组内成员喜爱的图像等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参与到各个小组内,询问各小组设计图标的含义,从而为后续分享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进行引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小组内学生之间或者是小组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这时教师可进行协调,通过加强小组内沟通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可以通过课下与同学进行交流等方式,化解学生间矛盾,促进学生间和谐发展。
3.2加强分工合作
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就是为了能够在传统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指定学生学习任务,而应当进行分工合作。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轮流创作”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轮流创作”的活动就是在教师给出的主题下,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样既能够保证各位成员都能参与到互动中来,同时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进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布置相应的主题任务,要求学生在该主题下进行创作,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
3.3培养责任感
在小组内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会存在部分学生趁老师不注意而偷懒,不积极完成任务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责任感来进行解决。例如,在六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轮流表达创作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中,避免出现偷懒等问题。其次,还可以为小组内不同同学分配不同的任务,这样,每个同学任务不能有效完成都会影响整体进度,以此来激励学生主动完成任务,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对学生知识技能获得以及能力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还需要不断克服其中问题,提升运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晓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科技风,2020(07):64.
[2]于增忠.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69-171.
作者简介:梁栋材,男,1981年8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 东方市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