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融协调 体谅来育人 ———谈中职学生德育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赵英桃
[导读] 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十分看重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中的过程性德育教育
        赵英桃
        铜川市技工学校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727031
        摘  要: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十分看重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中的过程性德育教育,如果职业教育的德育品格育人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那么中职学生在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人才核心竞争中就会出现就业和发展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加大中职教育过程中的身心协调教育,以体谅理论为引导来促进中职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总体道德素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论文将基于“体谅理论”来全面探索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全员育人行为,为新时代“高层次中等职业人才”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身心协调;体谅理论;中职教育;创新教学

一、中职学校当前在学生德育教育中面临的基于和挑战
        第一,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职教育无论是在课程教学理念还是人才实训转型等方面都引来了全新的变革,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灵活了,而且学生参与职业实训的内容也更加社会化,这是一个优势,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两面性的,在职业教育改革迅速迈进的当下,社会总体对于职业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明显提升了,长期以来,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产生的晕轮效应并无法短时间消除,而作为职业学校则是要努力分析学生个性化特征,结合职校生的专业发展情况,坚持立德树人,将身体锻炼与心理品格教育协调起来,融合起来,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另辟蹊径,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现状,也是趋势所在。
二、身心协调 体谅育人理念下的德育创新教学的策略构建
(一)基于微课堂经典德育案例 以体谅理论来感召中职学生的道德意识
        微课堂道德育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论文认为:英国著名道德教育专家麦克菲尔所提倡的道德教育是很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理念。作为中职教师,不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学科德育教育,都可以从贴近生活的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经典的案例,将这些案例渗透到微课视频中,在进行小组案例探讨和话题辩论的时候,老师顺便渗透体谅理论来激发学生的道德价值感,以此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具体做法譬如案例1所示:老师:同学们,面对疫情的疯狂肆虐,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复课了,但是通过这些疫情我们一定有一定的反思和对生活的重新思考,现在请看大屏幕,说完老师播放一个小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个民办幼儿园由于疫情,由于长期无法开学进入运营,导致幼儿园发不起工资,但是园长却亲自出发,暂时将幼儿园改造成为一个临时的烧烤广场,结果生意出奇的好不但保障了教师们的工资,而且还积攒了资金为幼儿园的校舍建设提供了动力,而且在本月月底,他们就可以顺利开学了。面对这个案例,有人认为不可取,有损教育风气,影响教育德育,有人则是赞赏,请问你们是如何认为的?小组1:在疫情当下,发展与稳定是第一,只要不违反法律,一些新主张是可取的,我觉得这个院长是很可爱的;小组2:我们认为幼儿园内的广场设计成烧烤广场一方面破话了悠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另外让教育低俗化,不可取;小组3:我们认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院长考虑到基层教师工资发放的问题还是值得尊敬的;老师:大家各有道理,而且都理由充分,现在老师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错和绝对的对。尤其是道德教育上非黑即白更是不可取的。现在大家再继续看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一个小偷进入到一个农户家庭,本来想偷一点东西,结果发现农夫的妻子病的奄奄一息,却没钱看病,小偷突然感觉一阵心酸,将自己身上的一点财务留给了农户。通过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的性格中都有善良的一面,在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过程中”要理性分析,做到适当的谅解宽容,这个才是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应该有的素养。

等这两个环节结束以后,老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些道德问题,让他们分组选择,并且要给出陈述的理由。第一案例是“中职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于身体原因迟到好几次,被管理员批评还扣除了实习工资”,请问管理员的做法对吗?第二个案例是“一个学生外出不小心将自己的身份证丢失在火车站口,被陌生人捡到了,结果这个陌生人要求这个学生给他一定的报酬才可以”。请问这个案例中的当事人的道德的是否有问题,如果有,应该如何定位?面对这样的典型案例,不同的学生的答案必然不同,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体谅别人、以人为本,不苛责别人才是正道”。但是生活中的一些性质恶劣的做法毕竟是少数,要理性去看待这个问题。选择褒奖善良,原谅失误性的过错,这样一来学会去和谐,去原谅别人,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温暖。这样的依托微课堂来渗透谅解理解引导中职学生感受道德课堂,学习道德文化知识,并内化为他们内在的道德素养。这样的道德课堂育人效能高,贴近生活,而且效果较好。
(二)基于小组道德实践模拟教学 协同身心发展推动体谅式道德教育
        面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要让他们的道德文化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利用小组道德实践模拟教学来落实,具体的做法如案例2所示: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进入一个道德学习的模拟情景中,现在老师将大家分为四大小组,每一组24人,每一组选择同样道德故事,但是表演形式却不尽相同,要求是分角色将这个故事表演出来,每个小组表演的时间为5分钟(要求道德故事精炼而简短)。等表演结束以后,小组A与小组B形成互动小组,小组C与小组D形成互动小组,小组之间两两对比,彼此分析评价对方小组的表演,并且来分享他们自己对这个表演的看法以及自己道德理解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例如,故事是“一个中职生去求职,投递了很多简历,但是却一个都没有被选定,而另外一个本科生是名校毕业生,他却很轻松地挑工作”,结果很凑巧,中职生经过艰难地搜寻后终于被一家水电公司所看重,他进入这家公司,从一名普通的电工做起,但是让他以外的是那个名校的毕业生也进入这家单位,成为办公室的管理者,但是经过一年的工作,这个中职生遇事不惊,吃苦耐劳,并且积极和同时搞好关系,待人待物张弛有度,一年以后他荣升为水店铺部们的总管理,但是另外一个却因为恃才傲物,也没太大作为,而最终被接连降职,最后被迫离开公司。通过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可以从这个非常现实的贴近生活的案例中切实体会到“人的出生会让与别人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拥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品格和吃苦耐劳,积极开拓的阳光心理必定会让你的人生大方光彩”。这个德育课堂,学生分小组表演,他们自己既是主角又是演员,通过自身的表演让“竞争激烈的残酷社会中最甘美的道德品格凸显了出来”,作为中职学生虽然起点低,而且面临的压力巨大,但是只要努力,并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就可以在今后的多元竞争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拥有自己的光辉人生。而且老师在最后要对道德故事有 一个总结,并告诉学生:在与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要懂得体谅,要有同理心,只有做一个圆润的人和综合素养高的人,你的人生道路必定开阔。
三、结 语
        在多元化发展和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今天,职校生面临着多种挑战和机遇,但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和综合道德品格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抓手,职业教育跪着依托职业路线来落实立德树人,论文以身心协调融合体谅式道德模式,以道德故事为缩影构建了两大策略,为今后职业学校落实特色化的道德育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俞芳.中职德育教学创新路径探讨.[J].《职业》.2013(05):34-36.
[2]陈慧.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2010(07):58-60.
[3]卢晓峰.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创新的思考.[J].2011(05):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