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激发小学低年级学困生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卡泽措
[导读] 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思维能力也非常活跃,理解能力也显著提升
        卡泽措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第一小学
        摘要: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思维能力也非常活跃,理解能力也显著提升。微课——一种内容精、用时短、讲解透的新媒体课程,备受教师青睐与学生刚喜爱。鉴于此,小学学习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微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微观角度,探究巧用微课激发小学低年级学习学困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困生;激发兴趣;策略
        长期以来,小学学困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无精打采,总是提不起精神。学习兴趣的缺乏导致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过程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实践证明,内容精确、时间短、讲解透彻的微格课能激发小学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巧用微格课呈现新知识动画,巧用微格课巩固实践游戏,巧用微格课展示新知识动画拓展生命的外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巧妙运用微格课激发小学生学习学习兴趣。
        一、 巧用微课堂将新知识呈现为动画
        新知识的呈现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以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新知识,那么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新知识,新知识探索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学生对教师呈现新知识的方式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显得被动。没有哪个小学生对动漫不感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奥特曼、索菲亚公主、光头、朵拉都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卡通人物。由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卡通人物非常感兴趣,教师应尽最大努力“邀请”这些卡通人物来到小学学习课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这些卡通人物的陪伴下,愉快地学习各种学习知识。实践证明,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新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这些卡通人物,不仅可以创新呈现新知识的方式,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微课,将巩固练习游戏化
        大量卓有成效的巩固练习是小学生夯实学习知识的一条必由之路。然而,一些小学低年级学困生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巩固练习“不来电”,即缺乏兴趣。因为学困生对巩固练习缺乏兴趣,所以他们在巩固练习中始终被教师“牵着”走,或者被教师“撵着”走,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巩固练习。如此一来,学困生在巩固练习中遇到各种现实困境的时候,要么“临阵脱逃”,要么“缴械投降”,鲜有学困生“迎难而上”。
        因为这些小学低年级学困生对巩固练习缺乏兴趣,所以巩固练习的各种作用也就不能全面发挥出来。巩固练习在引领学生夯基固本与拓展延伸方面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巩固练习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鉴于此,小学低年级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困生对学习巩固练习的浓厚兴趣。而微课的巧妙运用可以将一些巩固练习游戏化。凭借一些巩固练习游戏化,教师就可以激发小学低年级学习学困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所有儿童一样,小学低年级学习学科中的学困生,对游戏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
        三、巧用微课,将拓展延伸生活化
        学习知识是现实生活的升华与凝练,现实生活是学习知识的源泉与根本。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丝丝缕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尽管小学低年级学习学困生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但是他们对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既然现实生活与学习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小学学习教师不妨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浓厚兴趣“正迁移”到学习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
        拓展延伸是小学学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拓展延伸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地理解相关学习知识,还有助于学生灵活自如、准确无误地运用学习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如果说,课堂导入是教师引领学生从现实生活走进学习知识,那么,拓展延伸就是教师引领学生从学习知识回归现实生活。正因为拓展延伸在提升小学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发展小学生学习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小学学习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方面多花心思、巧做文章。
        实践证明,小学教师在紧扣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小学低年级学困生的认知能力,本着拓展延伸的目的,精心设计一些精美实用的微课,巧妙利用这些精美实用的微课,教师可以激发小学低年级学习学困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学习教师巧妙地利用微课将拓展延伸过程生活化,不仅有助于提升拓展延伸的实效性,还有助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习学困生学习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微资源,拓展学困生再学习时空
        1、课前预习,启蒙学困生新知学习。针对新知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提前预设并制作符合学困生学习要求的补充材料,上传至学习平台,以微课的形式让学困生提前“预学习”。一来可以通过微课的直观形象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可以让学困生通过观看微课,为前后知识的有效连接提供资源支持,使他们初步感知、理解新课的内容,启蒙新知学习。
        2、课后复习,为学困生新知掌握加码。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班级授课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时空难以保证,这也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成微课的方式,在课后将微课资料上传至学习平台,让全体学生(包括学困生)利用课后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重温、解析重难点内容,利于新知的理解与巩固。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微课,可以制作三角形等积转化、探究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演示视频,课后让它成为学困生再学习的加码资源。
        3、习题解析,为学困生学业提高助力。微课还可应用于课后作业的解析指导。想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水平,就要及时加强学困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与辅导,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成微课。同时,要有习题解析指导的后续视频,让学困生自主完成习题后,在比对微课教师解析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爱为学问之始。因为小学低年级学习学困生对学习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势必会导致他们在学习学习之路上消极被动。长此以往,这些学困生就会成为学习知识的“门外汉”。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学习学习知识的起始点,因此,学习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困生兴趣的激发。教师要让这些学困生以兴趣为动力,迎头赶上,昂首阔步走进多姿多彩的学习知识王国,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教育新时代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陆振旭。彰显“微课”魅力,激活学困生学习学习的生命力。[J]学子:理论版,2017(22):68。
        [2]陆振旭。微课:辅助学困生学习学习的利器。[J]小学教学参考,2016(2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