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马学强
[导读]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的一门科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素质的重要学科
        马学强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的一门科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素质的重要学科。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出发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本文也从“结合信息技术”“融入小组合作模式”“注重对于数学知识的梳理”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数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梳理
        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的,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越来越难。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再不注意为学生调整、优化教学方法,就很难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深入分析学生、教材,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下面,本文对于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结合信息技术,提高数学知识的生动形象性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比如多媒体就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来引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手段的特点来看,其能促使教学活动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来开展,有效引导小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这一科目,进而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趣味的、生动形象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图形,并将它们的运动过程以更为直观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即使几何观念不够强的学生,也能够调动自己的视觉感官更为直观地去理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必费时费力地去黑板上为学生画图,学生也不必费力地再紧盯着教师的画图过程或者模型示范过程。如此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部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的运用,如分析成绩时需要用到折线统计图,分析消费、收入变化时也要用折线统计图。并且教师可以将绘制过程动态化地展示出来。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多媒体的运用。
        二、融入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活跃数学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枯燥乏味的印象。并且,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

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的相关内容,有计划地开展,促进小学生协同合作能力的共同发展,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节课的时候,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这节课上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各个学生可以先独立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得出自己的认识之后再和同组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分别说一说自己从中发现的计算规律,看看自己的学习还有哪些不足,并在和他人的思维碰撞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负责不同的部分,看看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究竟如何。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别对于自己的探究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以便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补充和针对性的讲解。
        三、注重对于数学知识的梳理,系统并灵活地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之后,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在小学数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是十分复杂的,有数与代数方面的,也有图形几何方面的,还有概率知识等,同时,数学题目也是十分复杂多变的,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还需要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整理等,从而使其更为系统地灵活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将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串连起来,从而能够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更为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不足和缺漏去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需要督促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自己遇到的难题和错题等进行整理、归类,并深入分析解题的步骤或者出错的原因等,从而让学生可以逐渐改进自己的不足,切实得到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一阶段,不断优化数学课教学,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长友.开展有效教学意在课堂升华——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01):131+134.
        [2]刘清菊.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考试周刊,2019(36):101.
        [3]郑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堂讨论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8(17):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