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吉云
湖北省 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蔡店中学 430316
摘要:语文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旨在构建高效性语文阅读课堂,并分别从课前预习,课中阅读,讲授阅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科学教学;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面临多项问题,阻碍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有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缺乏目的性和方法性,不能真正地深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表达情感,与语文阅读有一层较强的隔阂感。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掌握阅读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课前进行阅读预习,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教师认为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次“预演”,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相关的语文知识,发现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目的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增强学生阅读的规范性,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辅助学生整理的阅读思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教学的精准性。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创设如下的预习阅读内容,让学生思考:(1)文章中的文眼是什么?(2)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情景?(3)文章中通过背影,表达父爱。你能找到几处描写背影的场景?他们是如何体现父爱的?在生活中,你的父亲是如何爱你的?可以谈谈对父爱的理解。通过创设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对整篇文章形成感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感受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爱。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教师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学生保持联系,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与此同时,学生也能由阅读文章,联想个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青春期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每位学生积极地表达对问题的看法,有些学生提出异议,有些学生进行解答。教师运用课前预习的方式,不仅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目的性,而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课上开展阅读探究,提升文章理解深度
语文是文字化的生活,生活是情境化的语文。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感知文章作者的情感温度,思维深度,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授《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课上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较为开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在运用个人生活体验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深度。在课上,教师设置如下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豁然开朗”?对此原因你有何认知?你们可以结合文章,回答问题,并从生活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对本班学生分组,鼓励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并最终形成小组内容的共识。在探究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小陈说:“作者豁然开朗的原因是花和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小组一共探究出对这句话的两种阐释。第一种解释:我们应具有化悲痛为力量,化不幸为幸运的能力,真正品味生命赐予我们的喜怒哀乐。第二种解释: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好,也要通过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教师运用阅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运用个人体验,运用生活感知,诠释文本,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深度。
三、规范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相应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规范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搜集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勤的角度,规范学生的阅读。第一点,勤动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符号或是线条,勾画阅读内容,寻找阅读的精华之处。第二点,勤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解读相关的阅读内容,比如,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肯定,或是对原有内容进行补充,以及进一步说明等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第三点,勤整理。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可以对优美的语句,具有启发性的句子,进行整理,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新一轮的阅读解读。第四点,勤阅读。学生可以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阅读积累的内容,并尝试并不同的角度,进行新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勤天下无难事,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勤奋的优秀习惯,让学生勤动笔,勤思考,勤整理,勤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学生也需要通过扎扎实实地阅读,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地拓展个人的阅读视野,不断地深化阅读思维,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危富华.阅读,悦读——论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6(08)
[2]米拉迪利·亚库普.论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