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惠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重庆璧山 402760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个多民族政党,包括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实践的完善和完善,是多种理论的产物,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每个干部学习行善的必要。
关键词:增强;党校;马克思主义;时代感和吸引力;思考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党的地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挑战和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内地方学校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武器。
1增强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的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杰出的理论成就,经过百年的发展依然焕发光芒。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世上没有静止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的,而我们只有在掌握这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利用规律,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肯定了“人”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英雄主义”学说盛行,认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其实是因为理论家没有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英雄人物是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其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诞生了“英雄人物”。
2增强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学校(行政学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校)教学应突出新时期党校教育的主要作用。该条规定,该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关联的:一方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提高该党的运动水平。那么,党的学校教学如何才能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呢?基本方法是阅读土著人民,学习原文,了解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学习理论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原生土著语,学习原文和原则,不仅阅读党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基本手段,也是党的锻炼基本手段。"政党的本质体现在党员的个人思想和行为上,即个人政党的性质."将多民族政党的特性注入每一个共产党成员的文化并使之内在化,是党的教育。该党的学校,特别是基础学校,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形式和材料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是土著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式和文本载体。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基层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党的学校规定党的学校的基本特点的原因。
3增强党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策略
3.1用学术讲政治,遵循党的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强调用学术讲政治,正是体现对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的尊重和把握,其实质是抓住了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党的建设要求和党的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教育培训对象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学术研究部分所提出的:“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析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而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
基层党校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就是坚定做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理论知识的传播者,运用一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向基层党员群众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向基层领导干部回答好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和提高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党委决策部署的执行力等现实问题。这既是适应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需要,促进其发展,也是适应党的干部成长发展的要求,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3.2利用新兴技术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感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利用新兴科技提升时代感,以此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兴趣,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育形式。长久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都是通过线下授课的方式进行,这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不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进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新时代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兴技术,党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应积极利用这些新技术讲解马克思主义知识,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3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端理论研究学术人才。
要广开门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和提高理论研究学术人才待遇等形式,广泛引进高端理论研究学术人才,并对当地理论科研、教育工作者开展传帮带活动;以选拔聘用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方式,大力扶持和资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党校理论研究水平。加快市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县级党校要积极与区市两级党校和区外党校加强沟通,主动邀请和争取上级党校名师专家的指导,不断加强县级党校教师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尽快走上讲台,发挥县级党校对当地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基层宣讲员的培训培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党校要担负起对基层宣讲员的培训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政策水平和结合党校发展实际融会贯通的宣讲水平。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3.4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党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的学校在发展进程中的定位和作用也变得更加明确。党的学校是党员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因此,党的地方学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姓氏原则更具体地说,党校在设置相关课程内容时,不仅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还要确保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占据大部分内容。鉴于当前的教学形势和问题,党的地方学校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论内容,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深刻印象,从而指导和规范地方议员的日常工作。为此,该党的地方学校不仅需要在课程设计和内容选择方面加倍努力,而且还需要培训和加强教师队伍。
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基层党校上好马克思主义原著课,要从学科建设、课程建构、教务管理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实践探索,创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让马克思主义原著在21世纪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让马克思主义原著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郭云涛.党校文化育人功能路径探索[J].西部学刊,2020(02):29-32.
[2]刘晓根,郭望舒.党员教育工作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13(01):124-133.
[3]弓顺芳.新时代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高党校教学质量[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2):122-123+134.
[4]王松柏.在新的伟大革命中实现党校高质量发展[J].探求,2019(01):27-34.
[5]刘汉峰.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作者简介:连惠,(1978-),女,汉,重庆市璧山区人,本科,单位: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