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患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严从险
[导读] 目的 研究优护患换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的临床效果。
        严从险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 ,江苏  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 研究优护患换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我院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下肢骨折的200名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100名,对照组中患者实施一般基础处理,观察组中患者则执行优化护理沟通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及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中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中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在执行优化互换沟通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提高临床效果。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下肢骨折;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效果


        在临床骨科中,最为常见的骨伤为下肢骨折,一般由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导致,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内、外固定手术方案。在治疗和恢复期,患者会因为手术效果、疼痛、经济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降低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影响康复效果。为加强护理质量,本文则挑选我院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下肢骨折的200名患者作为调研对象,研究优化护患沟通对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下肢骨折的200名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100名,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45名,女性患者55名,年龄范围在23-77岁,平均年龄范围在(50.39±20.2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52名,女性患者有48名,年龄范围在24-77岁,平均年龄范围在(50.48±20.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差异小,不具统计学(P>0.05),有可比性。排除标准:(1)有旧病、病理性骨折者;(2)有血液系统病变者;(3)有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或功能障碍者;(4)依从性较差者;(5)妊娠、哺乳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做术前准备,并详细将手术流程、配合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时更换辅料,确保手术切口清洁。
        观察组中患者实施优化护患沟通干预护理,具体情况为:(1)住院后沟通: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则要为患者先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科室的结构、环境以及入院须知,降低患者的陌生感;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心理、家庭以及工作性质等情况时,要语气亲和温婉;然后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流程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有关知识,对于患者较为担心的问题要耐心仔细的讲述,让患者对治疗方案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加患者战胜病情的信心。(2)术前沟通:手术前,告知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其中包含饮食、备皮以及导尿等。同时可以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放松身心;对于不良情绪者,护理人员则可多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从而让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来接受治疗与护理。(3)术后沟通:患者回到病房后,协助其取舒适体位,并叮嘱患者护好患肢,避免积压,确保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嘱托家属准备易于消化且有营养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引导患者早下床活动,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4)出院指导:出院时,叮嘱患者家属给患者补充钙质,加强影响,每天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劳累,按时到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评估焦虑、抑郁:对患者使用HAMA量表来评估患者焦虑,分数>19为重度焦虑,分数在7-14为中度焦虑,分数<7为无焦虑;使用HAMD量表来评估抑郁,分数>24为中毒抑郁,分数在17-24,位中度抑郁,分数在7-17为轻度抑郁,分数<7为无抑郁。(2):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
1.4 统计学软件
        该试验中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用%,检验用X2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若P<0.05,则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中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骨折患者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会担心术后恢复会对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还会应为骨折疼痛而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在临床护理中,若对患者进行优化护患沟通干预,在住院后,与患者进行全面沟通,详细讲解疾病有关知识,知道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出院前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注意疏导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加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治疗,本次研究也充分的表明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临床骨科护理中,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优化护患沟通,不仅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翠红,李向利,高媛.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7):133+135.
[2]施方琴.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9,26(11):102-103.
[3]姬秋林,王黎.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5):889-890.
[4]孟月.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28(16):181-182.
[5]孙灏,魏俊强,刘利蕊,等.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5(18):03-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