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1期   作者:朱家富
[导读] 改革后,在社会快速发展下,社会经济正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朱家富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羊场片区水务服务中心


        摘要:改革后,在社会快速发展下,社会经济正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水利水电行业来说,既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水利水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论文将对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解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理念;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我国的民生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实际的施工工作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为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涉及面广,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相关的建设单位应引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以积极态度应对生态问题,从水土保持理念出发,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避免人为造成二次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1水土保持理念的概念与目的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已十分严重,植被种类的不断减少、水土流失等现象的频发,为社会敲响了警钟,保护自然环境已刻不容缓。由此,水土保持理念的提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且全面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相关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与知识,企业也应注重对其水土资源保护观念的培养与提高,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确保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开展相关的工作,进而减少水利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包括线性水利水电工程和点状水利水电工程。其中,线性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是管道、河道、渠道等,此类工程的施工路线通常长达几十至上千公里,施工情况复杂,可能会遇到平原、丘陵等多种地貌,并需要取料场、废渣场和蓄水池等多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因此,沿着整个工程线均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性,存在较高的控制难度,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工程设计,制定预防措施。点状水利水电工程包括水坝、水库等,此类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工序较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水土流失的出现。点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地点一般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需要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大量清除和平整操作,并建立大量的配套设施,很容易破坏当地的地表环境,影响土壤的抗侵蚀性。因此,此类工程的施工准备期是水土流失的关键预防阶段,应加大预防控制力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3.1明确设计规范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国内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仍旧存有较多的问题与不足,如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工程项目规划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同时,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又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所以,相关施工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与质量。首先,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严格依据有关的设计标准与要求,结合水土保持理念,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其次,施工企业应提高对设计单位与相关设计人员的资质审查力度,以此来提高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最后,由于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需要用到较多的架构、岩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设计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单位应注重提高设计人员及队伍的专业水平,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保证水利工程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


        3.2优化边坡防护设计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防护一般有植草护坡、混凝土护坡和浆砌石护坡等措施,方案应体现生态、绿色、环保理念,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选用对地表破坏较大的混凝土护坡和浆砌石护坡,而使用蜂巢式、挂网式植草等生态型护坡,有利于恢复施工区域的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的生态效益,如我国四川省的国电大渡河水电站、三峡的五级船闸下游引航道等工程的边坡防护设计均采用了利用生态保护的环保护坡。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进行边坡防护设计,以水土保持理念为指导,尽量选用生态型护坡。
        3.3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
        根据水土流失特点,结合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评价,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综合防护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建立分区防治体系。
        3.3.1堤防工程防治区
        主体工程设计堤路结合,堤防边坡绿化。施工期间,清基土方临时堆放于堤防迎水坡侧,方案新增草袋装土拦挡和苫盖措施。施工结束后,拆除拦挡及苫盖,对临时堆土区域及堤顶路土路肩采取土地平整及撒播草籽绿化措施。
        3.3.2护岸工程防治区
        施工期间,待回填土方就近堆放,坡面应拍实、压实,保持稳定,同时采取草袋装土拦挡。施工结束后拆除拦挡,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同时采取绿化措施。
        3.4优化土石方平衡设计
        在进行土石方平衡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借土方量与弃渣量对土石平衡性产生的影响。1)为了保证水土保持理念的有效落实,应有效地控制借土方量,并借助以挖作填的方法减少对水利工程周边水土造成的影响。2)在开展堤防工程的设计环节中,会使用到土石方进行清基作业,所以设计人员应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设计出多种解决方案供相关施工人员选择与参考,以此来提高清基作业的质量。同时,在使用土石方进行施工时,可适当地应用掺灰工艺,以便于取土量以及弃渣量的管理与控制。3)对于引水渠道工程的设计工作来说,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渠道高程的控制以及开挖量、回填量的降低上,从而满足水土保持理念的相关要求。
        3.5其他注意事项
        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还应当重视表土层保护和工程景观设计。表土层含有植被生长所需的腐殖质,是最为宝贵的土壤资源,各种养分充足,施工时应当对表土层进行剥离和存放保护,以备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复垦和植被恢复。此外,水利水电工程会导致当地的生态景观发生改变,因此工程设计应当重视观赏性,可以在水土保持的理念下建设绿化长廊,形成生态型景观,也可以按照当地人文环境与地形特征设计风景园林,打造生态旅游特区。工程设计从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入手,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国计民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设计中应进行实地调研,兼顾施工质量与环境保护,树立水土保持理念,并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各个环节予以落实。同时,加强水保知识学习,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水土保持重要性宣传和培训,提高其水保意识,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婧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37(12):28-29.
        [2]周倩.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水
利,2018(5):99-100.
        [3]张帆,杨磊,尤雪静,等.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04-105.
        [4]钟鸣辉.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8(6):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