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娜娜
37011219860916**** 山东省济南市 250132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的带动,建筑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将大量采用.施工技术管理,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中起到了辅助性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建筑领域不断革新和调整的状态下,充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适当的进行施工手段方面的优化与革新,在促进国内建筑产业迈向新阶段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控制要点;优化措施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从内而外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脉络。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实际上是我国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体现和反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仅反映了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控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足时,在其中的任何一环上都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果,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等因素,甚至是最终的经济收益。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首先是关键技术管理不到位。当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施工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不外乎材料搅拌管理和建设施工两部分。为此,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同时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规范、精准控制,就会出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隐患。比如,施工人员未按照工程要求进行水泥、沙石搅拌,亦或者是混凝土浇筑时倾斜角度、浇筑厚度等方面控制不当,都会造成建筑关键技术施工管理效果不佳。其次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实施,各个部分工作的开展实践环节,如果均有与之相互对应的管理标准,工程施工就能够保障保量的进行;相反,施工人员盲目的进行施工技术各项工作的安排,施工现场就会一片混乱,施工效率自然是无法得到保障。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
2.1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施工材料的选择对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管控。最大程度减小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为工程节省一定的成本,将建设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前对其做到预算,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材料进场时,应提供材料或产品合格证,并根据供料计划和有关标准对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检查和见证取样。验证结果记录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备案。而对施工材料的存放也要多方面进行考虑,项目应安排专人管理材料并建立材料管理台账,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要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材料堆放,不得随意堆放。已检验与未检验物资应辨明分开码放,所有进场材料都应有明确的标识。
2.2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
为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应有效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基础工作。例如,建筑单位进行项目开发时,应明确建筑项目的施工技术标准,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等,为后续建筑工程开发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与指导,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并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开展施工技术基础工作时,应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对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数据资料进行准确客观记录,为后续项目审查提供原始资料。同时,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保证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以往项目开发数据资料进行深度分析,以找出项目开发存在的相似性,并依据分析报告,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合理优化,有效提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水平。
2.3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建设开发阶段,应成立专门的安全小组,依据工程建设安全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开发的整体安全性,如施工现场的设备操作安全、配电系统安全、项目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材料安全等。为保证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应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即对工程安全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并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及时发现安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漏洞进行处理,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能。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需发挥内部监督工作机制优势,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约束,杜绝安全腐败问题的出现,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安全性与可靠性。
2.4完善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保障机制
建筑施工监管保障机制对于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影响,然而在目前的现状下,建筑施工监管保障机制仍然缺少基础资源支撑,因此就会造成建筑施工全过程存在盲目性,影响到工程项目良好建设质量效果的实现。对于工程质量管控机制在进行完善创新的前提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全面负责实施严格的建筑施工监管制度,充分确保施工质量缺陷能够在根源上得到控制与杜绝。近些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拥有了信息技术支撑,因此更加容易实现综合性与全面性的建筑施工质量保障管理目标。例如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型项目工程在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装配式建筑各个区域的组成部件都要严格实施材料质量审查,依靠智能化的专门技术软件来检测装配式材料性能缺陷。在此基础上,工程监管责任人员必须要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各个区域部件组合施工过程能够达到良好质量标准,运用网络技术平台来监测存在人工操作误差的工程施工操作环节,及时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有效的完善与整改。
2.5构建完善的网络化管理平台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获得多数建筑企业的认可,其重要性主要是在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中得到体现。现阶段,将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相结合,信息技术基于网络具有明显的功效,将此作为前提条件,构建相应的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此平台利用BIM技术,有效处理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而且进行分析,让其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内部将各项信息资源共享,将数据都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共享传输数据资料。通过该方法,完成共享传输,有关管理者借助其专门数据信息做好信息整合施工,以大大的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全部数据,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真正实现,以集中的形式对所有工序中的数据进行汇总,进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迅速了解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
结语
可以看出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原因很多,不仅是管理人员能力的参差不齐,还有着图纸会审缺少严谨细致的审核、人材机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但是最不容忽视的就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要想建筑企业能够坚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并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过程中严格施工图纸的审核流程,将责任的主体落实到个人身上,最后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不断地优化调整,从而使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志福,黄燕慧.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5):218.
[2]李国清.关于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6,26(12):211-213.
[3]杨涛,葛俊洁,李路.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6(7):112-113.
[4]武凤涛.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