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李德涛
[导读] 我国交通压力不断增大,道路修建改造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拥堵所产生的巨大压力
        李德涛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邹平市256200
        摘要:我国交通压力不断增大,道路修建改造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拥堵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这一交通现象引起了政府的极大重视,从而增加了对于建设新道路所使用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国家有关部门从来没停止过对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研究,但我国现在的市政道路和现有保存最好的道路作比较仍旧具有很大差距。本文就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新材料应用
一、当前市政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
        1.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客观方面是土地承载能力低,地面沉降会对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结构破坏
        由于不同强度的荷载会对路面结构造成不同的影响,在长时间投入使用后,路面的承载力会逐渐减弱,并且路面从面层结构开始,建筑材料慢慢剥落,如果材料松散状况较为严重,将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结构,从而影响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
        1.3车辙
        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压痕,在公交车站台和上坡过程中,在高速公路的进口、出口、缴费站或一般公路的交叉路口等减速或缓行区都容易出现车辙,这会直接导致路面出现变形,这样的情况导致的路面变形是不可恢复的,给道路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温度是路面发生车辙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抗车辙性能越小。
        1.4路面裂缝
        由于道路的路面采用的是混合型材料,分析起来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多数工程采用了沥青混合料,不同的配比也会造成路面结构有所变化,并且对人工操作和环境因素的要求较为严苛,如果采取了不合适的配比,很容易造成路面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现象。另外,在施工后,如果道路路面的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到位,也可能会造成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纵向裂缝。
        1.5路基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确保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决定性条件,在回填土施工中,如果不能按要求进行,将会给道路质量造成严重隐患。在这些情况的整体影响下,道路行车安全就会受到极大威胁。
        1.6腐蚀性损坏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公共交通使用需求的逐渐增加,道路的使用概率较高,路面的油渍和积水对路面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传统的沥青混合料在长时间的腐蚀作用下,表面结构极易受损,使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降低,严重威胁过往车辆的安全出行。
        1.7路面变形
?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会结合当地实际交通需求,预设路面能够承受的压力范围,常有超过该压力范围的车辆通行或是长期停留,就会造成路面变形。
窗体底端
二、新材料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沥青混合料改性剂(SSEMA)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材料,不过随着我国大型货运车辆所占比例的增大,对于道路的养护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般的沥青混合料已经无法满足对路面质量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其中加入一些高性能改性剂。高性能改性剂主要是由天然橡胶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采用纳米合成工艺制成,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性能,使道路使用的时间延长。其作用机理可以概括如下:先是将改性剂与加热过的集料混合,利用改性剂的硬段来增强集料之间的作用,再加入沥青,改性剂的软段与沥青相互作用,最后通过连接段使集料和沥青充分结合,由此可以改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此外,改性剂中的纳米粒子有吸收更多能量冲击的效果,增强了沥青道路的柔韧性。


        2.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也是一种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和集料等物质组成,其性能相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来说更优越,适合于建设高要求的市政道路,由它建设出来的路面具有高温稳定性、抗车辙、耐久、抗滑性好等性能。举例SMA优良的特性之一水稳定性来介绍下此种混合料的作用机理:在有水侵入路面材料以后,汽车的行驶经过的压力会让水分深入到沥青和集料的界面上,使得沥青的吸附性变低,沥青容易从集料的表面脱落,这样就造成了路面的坑洼,那么想要获得路面材料的水稳定性,就必须提高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附性,SMA这种材料的孔隙率相对来说极小,水几乎都无法渗透,所以才能确保市政路面的水稳定性。
        2.3聚苯乙烯泡沫板(EPS)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聚苯乙烯泡沫板这种材料的优点非常多,密度低、强度高,耐酸碱、防震等性能都非常好,因此用它来铺设路基可以有效改善路面质量。在进行道路施工建设时,使用它的工艺也很简单,对于一般的路基施工相比,只是多放置了一层土工织物覆盖。
        它可以承受比较大的交通负荷,并且能防止外界环境诸如雨雪对于路面的侵蚀,对于一些特殊路段,比如沼澤地带的路段,它还能减少路面沉降,冻土地区使用它则可以减少冰冻现象。使用EPS还能大大节省市政道路建设的成本,一方面是它本身可以用EPS包装材料的回收料来制作,这种材料我国每年都会产生成千上万吨,刚好可以回收来铺设路基,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用它进行道路施工以后,路面可以长期使用,养护工作所需的花费低。
        2.4高模量沥青混合材料的应用
        针对现今市政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车辙安全隐患,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改善这一部分,可以优先选择使用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利用此种材料中的混凝土添加剂对道路施工中常见的隐蔽的地段进行投入使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车辙状况,对车辙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能够有效的降低市政道路运行中产生车辙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的几率。
        2.5再生沥青混合材料的应用
        在现今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材料的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道路修建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但是总体上而言沥青混合材料的应用如果放置很长的时间,那么将会在运用的过程中将会造成很严重的质量影响。
        2.6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
        对于市政道路养护,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从整体层面而言,基于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加以应用,能够使施工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是施工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是直接决定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现在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出行需求逐渐增长。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应该将更多的新型材料运用到市政道路工程中,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同时,从根本上提升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使用新材料可以在施工的同时保护周边环境,为市政道路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石磊.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65-66.
        [2]郑育翔.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5:159-160.
        [3]黄鹏.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09):205-206.
        [4]郑育翔.论述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5):159-160.
        [5]李嘉阳.基于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9):188.
窗体底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