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威
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9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很多城市在下暴雨时都会出现“一片大海”的现象。专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措施,而其中海绵城市理念逐渐被业界认可和重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城市建设理念的一种挑战和变革。因为海绵城市理念可以解决和促进当下城市化发展需求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设出环境友好型住宅区。
关键词: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雨水和洪水的管理水平,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国家开展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建设,而居住区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常常是局限海绵城市发展,以及洪涝灾害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文章针对现有的居住区景观进行综合调配和设置,并进行详尽探索,依托当地城市发展变化及城区改造工程的有关问题,对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进行良性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城市景观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引入低维护及景观可持续性的理念,避免建设后期运营成本过高,这样将具有更好地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2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房地产投资商在进行土地投标时,往往将海绵城市或者城市的绿色造景工程作为噱头,但是在真正建设时,考虑到成本或者为了获取其他利润,常常会使一些高质量的服务小区和娱乐设施的绿色环保功能及排水功能大打折扣,这就使海绵城市的降水处理系统变得不够规范和科学。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很多城镇地区降雨的时间明显变多,并且规律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制。房地产商在建造房屋时不重视小区排泄系统与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建设,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造成小区内部易积水、不易排水的现象。虽然很多房地产商将海绵城市周边小区、大型游乐场和运动场所的建设融合在一起,但是较硬的地面并不利于排水,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因为这种不必要的排水困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使城市小区的发展定位也变得不够科学。可见,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城市建设利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结合海绵城市住宅居住区景观规划合理设计,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雨水利用率,加大植被建设力度;基于城市建设的角度对各类景观造景设计等进行积极探讨并且加以利用。
3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具体应用
3.1修建雨水花园,以便储存雨水
在城市化建设中居住区经常会修建些假山或者小溪之类的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美化周边环境还可以为修建雨水花园提供了适当的场地和便捷,在修建雨水花园时我们主要是利用其地势低洼,来种植些灌木、草皮和花草植被,主要也是为了储存雨水和吸收雨水的作用,雨水在经过沙土和植被的过滤后再流到土壤中,主要是可以建立个循环系统还可以给地下水起到补给作用,防止地下水污染。建设雨水花园主要分为五个层次主要是:蓄水层、保植土层、保湿层、填料层以及砾石层。其中,地表的三层主要是用来保湿的,地下的两层则既可以用来储存雨水,又可以让雨水用来补充地下水。
另外,我们修建雨水花园的修建成本比较低,在管理和维护方面也比较容易,它不仅美观居住区环境,还可以保护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可谓是举多得。
3.2下沉式绿地
相比周围路面或硬化地面,下沉式绿地的高程较低,一般低出5~25cm。与普通绿地相同,下沉式绿地可对区域内的雨水直接渗透,并能实现不透水路面雨水径流的收集,或通过路缘石缺口部位雨水也能向下沉式绿地引流。一般都会将溢流口设在下沉式绿地内,当出现暴雨时,一部分雨水可渗入地下,另一部分多余的雨水则会经溢流口向市政雨水管网内排入。此外,下沉绿地还能补给地下水资源,为地面景观植物涵养水源,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水资源。绿地面积增加势必会加大空气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周围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宜居之所。
3.3绿地的竖向设计
为了将雨水有效收集和净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更多的考虑下沉是的绿地设计,目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利用居住区低洼地势或人工挖掘形成的浅凹绿地,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多用于屋顶花园、下凹绿地、道路两侧绿带、广场及停车场。它可以利用其中的植被截流雨水、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了居住区内部的地表径流,同时使雨水得到保留、净化,以便再利用。目前雨水花园的建造结构主要有蓄水层、覆盖层、植被种植层、人工填料层、排水层组成,每个层级各司其职,以达到渗、蓄、净的功能效果。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采用适合本地生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去污能力、彰显地方景观特色的乡土植物。此外,在景观规划中要考虑乔木与灌木等不同植物类型在旱季与雨季的景观效果。
3.4全面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
要想最大限度地确保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就应当确定合理的规划流程。落实到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当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场地面积,有一个全面且初步的评估,针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排水等模式,展开大概性的了解,这样能够为后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绿色生态区域应当对雨水排水流域展开确定,确保每一个城市区域的流域特点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展开针对性更强的设计,在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对它具体的应用情况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使得最终的建设规划工作开展能够更加合理。最后还需要确保各个流域的指标,能够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城市径流雨水以及无污染的城市区域得到合理把控。所以,注重规划设计的程序,是实际建设工作开展需要首先分析的要点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特殊的区域实现绿色生态环保景观的建设和一系列海绵城市景观建设,能够达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城市建设方式。海绵城市的提出,为人们的日后生产和生活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海绵城市住宅正是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和家园在新的建设阶段之内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目标,需要相关领域的植物专家、建筑专家在研究创新海绵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与自然需求更加相符的海绵城市生态系统,并且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海绵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田云柯.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23-224+237.
[2]于新龙,于新永.海绵城市的规划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25.
[3]孙芳.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4]陈勇.生态岛海绵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现代园艺,2017(14):102-103.
[5]罗倩.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J].当代旅游,2019(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