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丽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踝泵运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4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1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踝泵运动,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护理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取踝泵运动的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低于对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踝泵运动后,不仅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提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踝泵运动;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
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髋部骨折是老年骨折常见病。由于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比较差,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的疾病,因此大多数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实施手术后极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引发患侧肢体栓塞部位的局部疼痛,会并发静脉功能不全会导致整体肿胀严重,血栓脱落也会引发栓塞,给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为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踝泵运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提高治疗效果[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4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1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7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2例和女性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25±5.1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0例和女性2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82±5.41)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抗凝药物治疗,手术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轻柔,避免对静脉内膜造成损伤,合理使用止血带,手术后抬高患侧肢体,促进深静脉回流。为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帮助患者翻身、实施早期功能训练、下床活动,咳嗽运动等。术后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给予患者治疗,取维生素K拮抗剂,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根据医嘱取低分子肝素钙5000U给予患者皮下注射[2]。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踝泵运动。早期崩坏运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手段。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讲解踝泵运动的意义、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踝泵运动必须达到下肢肌肉最大长收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踝泵云东是通过踝关节最大背伸、屈趾运动等运动,发挥泵的作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3]。患者手术后麻醉小时则可实施踝泵运动,最大幅度的内翻和外翻运动为一个单元,每个运动单元患者都要以最大的耐力维持背伸和屈趾运动,每次锻炼15~20个单元,每次锻炼15次左右。同时搭配下肢肌肉按摩,每隔2小时翻身1次,手术后3天下床运动,踝关节屈伸活动可有效减少下肢水平和静脉血栓的发生[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有效率采用X2检验;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采取踝泵运动的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低于对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png)
3讨论
静脉血栓的发生重要因素为血流缓、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由于大多数老年骨折患者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术后切口疼痛、麻醉反应也会影响下肢机体活动,从而导致术后下肢血流处于滞缓的状态下,从而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5]。
综上所述,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踝泵运动后,不仅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提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徐松宝.多功能康复轮椅早期离床锻炼联合踝泵运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13):115-117.
[2]郭晓昀.多媒体健康教育下的量化踝泵运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8,(31):169.
[3]李丽娟,董晓莺,陈清丽, 等.踝泵运动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效果[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5):478-480.
[4]张生延,徐瑞云,李柯蓁.综合护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6,32(3):127-129.
[5]常姣.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9):1402-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