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下   作者:郭鹏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集趣味性、灵动性、协作性于一体的艺术性学问,小学数学课堂不是一言谈的讲坛,应该是多元互动的学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在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方面多动脑筋,引导学生在遇到苦涩难懂的数学题时同桌交流、前后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多元互动的民主课堂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神奇魅力。

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 郭鹏   730722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集趣味性、灵动性、协作性于一体的艺术性学问,小学数学课堂不是一言谈的讲坛,应该是多元互动的学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在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方面多动脑筋,引导学生在遇到苦涩难懂的数学题时同桌交流、前后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多元互动的民主课堂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神奇魅力。通过多元互动课堂的构建,对小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关键词:多元互动;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要建立在多元互动基础上开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师生之间互动性得到进一步强化,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发现自身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构建多元互动课堂对于实现小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方面势在必行。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一)数学教学教学模式传统化,创新力不足
        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可知,目前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原则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其教学方法大部分都是做题,背口诀,在考试和应用的时候,将备好的句型进行嵌套就可以。但是由于句子缺乏生活阅历,并不能将这些句子进行灵活地运用,这就导致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只是简单的皮毛,并不能真正的将数学学以致用,同时也无法领略数学的魅力,更不用对其产生深刻的兴趣了,这对学生日后参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阻碍。
        (二)教学方式生硬,没有生活的情感联系
        生活化元素缺乏、对教材内容进行机械照搬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一问题出现都是由于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情感的培养,在考试中知识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考核,并不能将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小学生因为自身生活阅历比较少,在学习中一般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情况严重阻碍着这种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常见,对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水平存在严重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渗透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改善的课堂打造策略
        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内互动、小组间互动等多元互动的导学策略,让数学课堂生动高效,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开放式的课堂中,才能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在不知不觉的娱乐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发现难题、解决难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让学生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掀起求知欲望,从而构建起真正的高效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效率一定会显著提升。
        (一)小组合作教学,加强生生互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之前,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组、在对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性格习惯、认知水平进行分析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好组后,一般不轻易调动组内成员,而是让学生自行进行组内分工如选举出小组长,如有负责记录小组内的讨论过程的,有代表小组进行总结汇报的,有专门监督小组内的纪律的,等等。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各种物体的周长,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如学生在自主预习教材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列举尽可能多的生活中物品的周长。然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有的说数学课本的周长就是它四个边长的总和;有的说教室里黑板的周长就是它四边的总和;有的说写字桌面的周长就是桌面四边的总和;有的说文具盒正上面的周长就是正上面四边的总和;有的说无论什么形状的叶子,它的周长就是叶子边缘线的总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出比较新的一点,那么其他学生就会受到启发,顺着该生的这个点,延长到线,进而延长到面,说出好多丰富的例子。他们的举例越丰富,越说明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周长的概念。
        (二)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小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低,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灵活运用相关资源与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转换,而是直接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热情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基于学习兴趣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效率提升目的的实现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生活化的案例、教学道具、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有趣又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内容进行学习与理解,在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此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一个大池塘中有许多自由生活的小鱼,一天,12个钓鱼爱好者来到这里钓鱼,经过一下午的时间,他们收获颇多.通过这种钓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改善,然后教师需要及时设置如下问题:"在清点钓鱼数量之后,钓鱼爱好者们发现平均每人钓到了13条鱼,那么他们钓到的鱼共有多少条呢?"帮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计算问题的解决,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探索的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善,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合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运用知识
        以往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理论知识及计算技能的训练方面,并没有认识到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生活,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理解和把握,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人民币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进行全面把握,再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对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活动进行模拟,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卖家想好自己要出售的商品及价格,买家想好要购买的物品及数量,对生活中的买卖场景进行模拟.在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会得到激发,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将会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多元互动课堂模式的构建在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善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互动课堂上,数学老师要注意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爱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8,0(3):11-11.
[2]顾云娟.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3(7):31-31.
[3]李自天,吴志坚.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与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69-70.
[4]张艳华.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J].科教文汇,2009(20):148-148.
[5]赵义红.浅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J].学周刊:B,2012(4):87-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