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徐继旺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其有效运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葛集镇李安小学  徐继旺   235317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其有效运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
        引言
        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即是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对所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对相关问题有效解答。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效果提升。
        一、论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
        1.1引入数形结合,理解数量关系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不管是求比、倍数等问题,还是分数、比例等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内容,都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例如,最为经典的题目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就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比分析出最后的结果。例如,在采购当中,一共买了四箱子水,每一个箱子中有12瓶水,每一瓶水的价格是1元,那么要支出多少钱?之后,根据题目,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一个画满小格子的长方形,每一个格子表示一瓶水,长度是12,宽度是4,这个时候,使用图形的方式计算出最后的价格,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计算的目的。
        1.2渗形学数
        在渗形学数中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直观体验。在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中,有关“数”的学习知识较多,从“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11-20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万以内的数”,并开展认识图形、加法与减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角的初步认识,学习上既要引导学生会认识、会读和会写这些数,而且还要分解,明白数的组成。但是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其认知并非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对数的理解,而要强化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采用数与形的结合,从形到数的理解,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强化学生对数的意义与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认识万以内的数》时,利用直观的几何模型,把计数单位及其互相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从教材设计可以看出,不仅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而且通过回忆初步认识万以内数的顺序,基于顺序角度来认识10000,再从直观计数器到抽象几何模型进行直观呈现,使得学生深刻地感受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强化学生对10000的认识与实际意义的体会。但是除了认识10000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感受计数单位间的关联,在引导学生来深刻认识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时,可以采取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得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直观。采取这样有序的立体图形变化,使得学生感受从一到万之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采取搭建的方式体会和感悟计数单位之间采用的十进制关系,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采取此类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其的理解,从而掌握十进制关系。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能有效的建立直观而又立体的图形表象,当学生在回顾计数单位时,就能提取立体图形模型,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1.3优化教学方式,降低学习难度
        除了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在实际现实问题面前,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师需要注意把握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师不可迫切要求学生在短时间掌握数形结合思想,而且应当加强大量、长期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并将该思想熟练运用到不同方面。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在对教学内容传递基础上,增加教学趣味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数形结合思想与抽象公式理念、运算方式、基本概念等有效结合,完善教学方案,立足整体,把握学生思维特点,从而对学生数形结合思维方式有效培养,引导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解决时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三年级“长方形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在对计算长方形面积学习时,学生可能会不理解长方体的概念、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长方形的盒子,将实际物体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在此基础上对长方体概念总结,增强学生的理解,对学生解题思路有效拓展,对学生的空间思维空间观念有效培养。此外,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想法、思路,不可直接否决,要注意立足于学生角度,明确学生出现错误思路的根本原因,随后耐心、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增加例题、易错题讲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促进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是促进小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小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掌握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提高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的实效性,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培东.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47.
[2]李凤.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48):92.
[3]陈志盼.基于数形结合的小学数学教学开展[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