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发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魏晨光1 郑哲一2
[导读] 文从目前中学生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健康问题和日常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学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保障学生健康和促进教学发展的举措。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2西华大学四川成都     魏晨光1 郑哲一2

摘要:本文从目前中学生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健康问题和日常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学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保障学生健康和促进教学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改善;高中生体育;教学发展
        引言:自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后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体育始终在拖素质教育的后腿。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将体育纳入中考考核标准,但教师和学生仍不重视体育教育,而是把体育也看做应试教育。无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并无实际意义。
        一、目前我国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生因缺乏锻炼出现的一些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我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加重,学习任务紧迫。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无法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且因为长期坐在座位上,低头学习,长时间对颈椎造成压迫,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头晕、头疼、甚至是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不正确的坐姿还会导致学生驼背、脊柱侧弯等。还会造成眼睛近视、斜视等。并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巨大的学习压力无处释放,学生整日忙于学习,没有时间去做一些有益于放松身心的活动。可能会对大部分学生造成心理疾病。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近20%的高中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5%的学生是中度以上,需要特定团队心理辅导或个体心理咨询。近几年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等因素走向极端,跳楼自杀的事件也频有发生。
        (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角度
        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进行体育运动,且平时不注重体育锻炼,就算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大多数学生也觉得体育锻炼太累,或因为一些学生本身体质就较差,无法接受一定强度的训练。便更加讨厌体育锻炼,逐渐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
        2、教师角度
        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有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就是完任务。让学生做点简单的热身活动就集合解散,解散后由学生自由活动,这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找个舒服的地方就窝在那里,等待下课。这种模式下的体育课就成了学生的放松课,休息课。中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唯一锻炼身体的机会就这样被浪费,这种体育课培养出来的学生体质能不差?但也有一些老师是重视体育教学的,想好好培养学生,想对学生的体质提升做一些贡献。但这样的老师大多迫于学校防止出现教学事故的压力,不敢训练学生,每次上课都会担心学生磕了碰了,或者出现什么突发性意外。更不敢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最后在频频的担心下也只能让学生在做完热身活动后自由活动。渐渐的学生也会被教师的这种思想所影响,觉得体育课就是游戏课,更加不会重视体育课。
        3、学校角度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教育改革,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大多数校园的教学目的仍是为了高考。所以大多数学校对体育教育还是不够重视,觉得体育课只会浪费时间。因此在学校安排体育课的时候是能少安排就少安排,能避免上体育课就避免。甚至有些学校连基本的运动场地都不齐全。很多学校虽然把场地都建设齐全了,但受校园面积的影响,大部分场地的尺寸都达不到标准。在这种“重文轻武”的校园氛围下,学校的体育教育自然发展不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二、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学校方面进行干预
        1、学校出台一些措施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从学校层面出台一些措施来增强对体育课的重视度。例如每周增加一定数量的体育课或是定期举行一些运动会,增加大课间跑步等,让中学生在思想上开始重视体育运动。并保障学校基本的体育设施,使学生有条件去进行体育锻炼。
        2、改变学生和家长的错误观念
校方也要对学生家长灌输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正确观念,不是长的又高又胖就是身体好,更不是体重越重就是身体越好,让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体育锻炼。改变一些家长体育课就是游戏课,上体育课就是浪费学习时间的观念。
        (二)教师改变传统体育教法
        1、教师应积极教学
        可以通过对体育老师下达一定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同学上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但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体质的学生就要定制不同的目标及训练计划。避免因同一训练标准而造成体质弱的学生无法接受对自己而言强度较高的训练,而体质好的学生却对无法达到一定的训练量而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育老师也要大胆教学,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害怕学生受伤造成教学事故就畏手畏脚,这也不做敢教,那也不敢教。这样下来学生什么都学不到,更别提增强体质了。
        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体育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可以适当的结合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及地域特点。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如在中国冰城哈尔滨,就可以结合当地的风俗和地域特点来发展冰雪运动,而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则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来设置一些游泳类项目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再又如中国的云南,及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就有跳竹竿舞的风俗习惯,便可以把跳竹竿舞加入到体育教学当中,这样学生既增加了上体育课的热情,又降低了对于体育项目的上手难度。这种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或是风俗习惯来制定运动项目的例子在中国大地上可谓比比皆是。
        3、教师应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体育运动虽然对增强体质促进学习起着显著作用,但训练也要适度。要明确中学生锻炼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好体质,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就要求运动不能过度,要从基础抓起,不可因急于求成过度训练,以免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威胁。
        结束语:
        打造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一个人的发展是终身受益的。因此我们应该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就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且自觉主动的去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马浩鹏.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1年01期
[2]杨涛.保健气功易筋经对中学生脊柱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顾洪庆.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其措施【J】.考试周刊2013年A1期
[4]陈亮.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6年03期
作者简介:
魏晨光(1999-),男,汉,甘肃省甘谷县,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郑哲一(1999-),女,汉,甘肃省榆中县,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