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3期   作者:张容恺
[导读] 电视节目是我国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可充分满足群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
        张容恺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  呈贡  650500
        摘要:电视节目是我国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可充分满足群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其中虚拟演播室技术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其主要包含摄像机跟踪系统、视频色键合成系统以及虚拟场景生成系统,而在新媒体背景下,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新闻类、少儿综艺类、访谈类等电视节目的制作。
        关键词:新媒体;虚拟演播室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应用
        引言
        在过去,由于技术比较落后,所以在制作电视节目时,传统演播室的表现形式方法十分单一。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虚拟演播室技术的越来越完善优化,还在电视节目制作环节获得了良好应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电视制作技术的巨大进展。虽然电视节目制作环节在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时,前期所投资金、成本比较高,但是之后可以通过电脑将相关拍摄场景和道具进行合成,这大幅度降低了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播出的画质与辨析度。此外,新媒体背景下,广大受众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时应当将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价值、作用予以全面发挥,对电视节目效果进行改善优化。
        一、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相关概述
        虚拟演播室技术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并通过摄像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跟计算机生成的模拟背景予以有机结合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按照不一样的节目制作需要,节目背景会随之产生变化,确保电视节目的感观真实。虚拟演播室的工作原理是:跟过去的拍摄技术相比,虚拟演播室在拍摄环节需要用到数字摄像技术以及摄像机的视频信号,然后利用延迟器进入色键处理从而产生主信号,这一系列流程是二维虚拟演播室技术;三维虚拟演播室技术所需流程更加繁杂,会对立体图像技术进行充分运用,然后把各个渲染性能加入到真实的场景中去,最后建立成一个科学规范的虚拟空间系统[1]。虚拟演播技术优势诸多,比如:可加大节目制作者的创作空间;减少节目制作成本;对传统抠像的失真问题进行了改善弥补。
        二、虚拟演播室技术在节目制作中的实际应用
        (一)虚拟人物设计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的核心是虚拟人物设计,同时在设计虚拟人物时,其流程通常是标准特定的。在具体制作环节,会先把传感器在真人人体的重点关节部位进行固定,然后真人活动、运动阶段,这些关节部位的数据就会被传感器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相关工作人员把真人的位置信息借助传感器输送到平台内,再根据事先设计完成的虚拟人物外观跟真人所在位置予以技术处理。这样就能够提高虚拟人物跟真人位置、动作的相似性,由此制作效果更佳的虚拟人物。除此之外,若是真人跟虚拟人物同时在虚拟演播室内,两者还能够进行交流、沟通、换位等活动,为受众的感观体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虚拟影子建模
        虚拟影子即将光影效果加设在虚拟人物身上,由此营造更加形象、真实的效果,该操作也能够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完成。在制作电视节目环节,必须要结合节目录制现场的实际展开,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对虚拟人物加设光影,并对其进行适当调节。人之所以会存在影子,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现了规律性变动,对此,在构建人物光影模型时,务必要对实际生活进行充分考虑。
        (三)虚拟异地采访
        在众多采访模式中,异地采访极为普遍,该采访方式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虚拟演播室技术。首先,接收到外地数据信号时,会使用2台色键抠像器对其进行处理,在该过程中还会用到蓝色幕布进行抠像操作。

其次,抠像完成后的所有数据、信号都要输送至虚拟演播室系统内,并插入视频,该环节,一定要保证主持人和受访者的背景是相同的,借此增强两者位于相同空间的真实效果。
        三、新媒体背景下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一)新闻类节目制作
        众所周知,新闻类节目对播出实时性、权威性、公信力等方面的要求极为严格,而且新闻类节目对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绝大多数电视台都是日播,对群众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因此,在新闻类节目制作中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全面意识到该类型节目的特质,即高度关注该节目的时效性,其次才是节目开展的画质质量[2]。而且,在开展新闻类节目的时候,通常不用比较复杂的演播室效果,主持人也多数是通过独立形式予以开展,但是务必要将精练、简洁、大气等特点予以充分展现。所以,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新闻类节目中进行应用时,不会用到复杂的虚拟技术,大多都选取成本不高然而最后效果极佳的二维直播演播室模式。另外,在制作新闻类节目时,主要是以呈现新闻主播近景为核心,这大大降低了摄像机主管人员的难度和工作量,其只用对摄像机镜头进行推、拉、摇、移等简单动作。
        (二)综艺类节目制作
        综艺类节目对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率也比较高,特别是近几年综艺节目的规模、种类不断增加,观众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而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频率也不断升高。与利用unix平台系统对电视节目画面质量进行优化类似,综艺类节目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原因也是为了提高节目画面的丰富度。
        与前文的新闻类节目相比,综艺类节目对表现力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在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综艺类节目时,一定要结合该期节目的具体内容对展现画面予以优化,借此将节目的画面呈现质量予以显著提升。比如少儿综艺类节目,根据儿童在性格、年龄等方面的特点,通常需要对各期节目内容设计各式各样的背景画面,借助丰富多元的卡通、动漫等元素以及五彩斑斓的色彩吸引受众。在过去唯有搭建实物才能达成该效果,由于该类型节目场景变化次数较多,而且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产生的成本也比较高。而虚拟演播室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令场景快速准确的变换,大大节约了节目制作成本,而且还能为广大观众呈现极佳的节目效果。不仅如此,为了加强综艺类节目的画面呈现效果,还需要对摄像机具备的跟踪定位技术、校准技术予以应用,如果综艺节目有要求,还会应用小摇臂为拍摄提供助力。不但做到了多元化的拍摄方式,而且也引来了更多少儿观众,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
        (三)访谈类节目制作
        访谈类节目属于谈话类节目的一种,其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对受访者的引导,对受访者的思想以及生活、工作中的经历进行访问谈论。而且访谈类节目对场景的要求极为严格,即要拥有足够的亲和力,不可产生生硬尴尬的情况[3]。只有对空间进行合理分布设计,为嘉宾创建舒缓、愉快、轻松的氛围,借此减轻受访者的心理压力,打破主持人跟受访者之间所存在的隔阂,进而实现预期的效果。在访谈类节目中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对空间装饰予以科学有效的合成,借此将访谈节目中的轻松感予以全面展现,从而提升观众的感观体验,进而强化访谈类节目的表现力。
        结束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可打破时间、空间上的制约,并结合不同类型节目的实际要求建设出预期画面效果。本文在介绍虚拟演播室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电视节目制作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由此加强节目制作效果,提高观众的节目感观体验。
        参考文献
        [1]王诚刚. 新媒体背景下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 新闻传播,2020,(16):94-95.
        [2]周梅. 融媒体时代虚拟演播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 科技传播,2020,12(03):80-82.
        [3]陆子翔.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有效应用[J]. 电视技术,2019,43(Z2):29-3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