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建施工中常见技术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期   作者:张梦阳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由于建筑领域的兴起,
        张梦阳
        山东国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由于建筑领域的兴起,土建工程项目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人们对土建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建工程施工程序繁杂,工程量大,涉及参建人员数量多,为了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在管理方面入手,加强技术管理,保证各种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提升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效果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社会给建筑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每一个建筑企业都需要强化技术管理,打造优质项目。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建筑土建施工;常见技术管理问题;对策探析
        1土建工程项目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在土建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技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属于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技术管理效果对土建项目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具体来讲,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定了土建项目的施工进度。进度是当代建筑企业非常关注的施工指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是甲乙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要求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合同条款,施工企业和建设企业都会因此而蒙受严重损失。土建工程项目工序复杂,需要不同的班组相互配合,而且施工专业性强,涉及到了一些特定的技术,土建工程的施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合理地调整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可以使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合理,各种资源得到有效调配,从而达到提升土建项目施工速度的最终目的。第二,提升土建项目施工质量。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来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其质量,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建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重要,土建工程的质量会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上级建筑部门对此问题高度关注。技术因素是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相当一部分的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技术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而引发的,通过技术管理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给人们创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性的提高。第三,促进企业发展。当前建筑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如果想要减轻这种压力,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就需要以优质的项目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优化措施分析
        2.1基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做好场地三通一平后,以测量控制网为参考测放出高程基准点。在找出桩位的中心以后,将其作为圆心,按照桩身半径和护壁的厚度进行画圆,然后撒上石灰线,将其作为对桩孔进行开挖时的尺寸控制线。将孔位线确定并放出后,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复核,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开挖[1]。(2)钻机就位后应平稳,无歪斜与位移,钻头与孔位完全对准后方可开始钻进。(3)以桩位点为依据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要比钻头直径大100mm,护筒的埋设位置要准确无误,且保持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的中心应完全重合,偏差不超过50mm,同时倾斜度不超过1%。同边利用粘土将其填充密实,比地表面高出20-30cm,埋深达到1m以上。(4)旋挖机地盘采用伸缩式自动找平装置,同时在操作室中采用仪器准确显示各类电子读数,在钻头与桩位中心线对准后,方可锁定各项数据,无需调整,使误差小于2cm。(5)将钻机就位并调制好以后方可开始钻进。钻进刚开始时要采用较慢的速度,当发现偏差时,应立即纠正,以免塌孔[2]。(6)钻进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在原处对钻头进行旋转,使钻孔底部的虚土进入到斗内,通常使用带有挡板的钻头进行排渣,如果沉渣时间相对较长,则要用水泵来循环。钻孔采用泥浆护壁,避免孔壁坍塌。

(7)钢筋笼的加工制作要满足设计要求,存放钢筋笼的场地必须保持平整,存放前先认真检查,经核实后才可下放,在下放的过程中,应确保钢筋笼始终保持顺直,禁止发生摆动,防止与孔壁发生碰撞,在钢筋笼就位后进行定位钢筋的焊制。(8)将钢筋笼下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先在井口处设置一个固定挡板,再放入混凝土导管,采用直径在200-300mm范围内的钢管,导管的接头应有良好密封,且方便拆装,导管具体下放数量要以桩长为依据确定,第一节导管的长度应达到4m以上。
        2.2建设场地机械设施的管控
        第一,合理化挑选类型,并且科学化调配。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特征、工程建设体量以及预算成本等条件科学挑选机械的类型,确认需要运用的数量,规范布控安置区域。不同的机械型号,其功能以及经费支出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区别,科学化的挑选类型可以在保障工程开展的同时全面削减建设成本,而规划的安置区域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第二,场地验收,安全检测。机械设施入场之前需要检测合格证书以及相关数据等文件;安置之前需要全面确认安置区域是否符合平面布控图纸的需求,地基的安置需要保持平稳性;安置过程中需要检测传动装置等架构是否灵便,电气设施、接地零保护是否有效,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善程度;调控过程中需要检测机械设施是否常规运作;同时,也需要有效确认相关工作人员的运作能力以及具体的培训状况。第三,场地机械设施的运用管控。项目的核心管理人员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前创建设施管控机制;签署机械设施的租借亦或是购入合同,积极组织设施入场工作;全面落实检测机制,组织设施维修防护;做好机械设施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监督运作人员获取运作许可证、接受系统化的安全技术培训;参与关键机械设施运作指导书等;组织机械危险源辨识以及应急预案的编制。
        2.3创建并且健全场地建设管控体系
        所有管控工作倘若想要切实提升时效性则需要相关机制的有效的保证,建筑项目的建设场地建设管控也同样如此,机制是场地建设高品质开展的保证。场地建设管控需要开展责任制,依据场地建设的真实状况,将管控的工作目标积极落实到部门以及个人,并且全面开展奖惩机制,不论是哪个环节产生问题需要追究管控人员的责任,规避产生问题之后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增进管控人员全面担当责任,增进场地建设管控的时效性。场地建设管控也需要开展明细化的管控,需要安置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到建设场地当中,督促建设人员进行标准化建设,有监察的阶段探知建设当中存在品质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反馈到有关部门,同时也需要即刻停止建设,在探究到具体的改善方案之后才可以进行建设运作。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流程开展完成之后,场地建设管控人员需要对建设品质开展验收,只有到达到了有关的建设标准才可以进行下一道流程的开展,倘若品质不符合标准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之后再开展品质检测,如此才可以把控好品质关。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土建工程来说,高效的技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企业要承担起管理的职责,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推动建筑土建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为了提升技术管理效果,建筑企业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管理以及协调管理,减少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针对当前土建施工人员素养不足的问题,要以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各种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以优质的土建项目,为企业提供更强的动力,助力于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更加稳定的立足,给人们创设良好的生活空间,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蒙敬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21.
        [2]章新菊.刍议新形势下民用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