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吴爱琴
[导读] 小学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带头人,承担着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管理的重要责任
        吴爱琴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昆阳镇第二小学  浙江温州  325400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带头人,承担着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管理的重要责任。但是,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小学生除了在可以学校和课堂上获取知识以外,还会通过电子产品获得各式的网络信息,或者接触到一些网络游戏。而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尚未正式形成,其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一些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给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加大难度。文章针对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对策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对策;
        引言:由于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思维模式、内心世界和行为习惯最为了解,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和教学方向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最深。因此,班主任肩负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管理的重要职责,更与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最终形成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当代小学班主任而言,要想做好德育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套切实有效、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应对网络信息对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助力其成长成才。
        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环节都已经被网络环境所覆盖。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每天也会通过这种电子产品接收到大量网络信息。但是,在众多网络信息当中,夹杂着很多不良信息,并且以各种吸引小学生眼球的方式呈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而小学生又尚未形成完善的是非观念,自制能力较差,极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念,养成某种不良的上网习惯,从而对其心灵成长、智力发育和人格完善构成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给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更在紧迫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对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另外,我国的网络管理系统还不完善,网络管理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因此没有专门,统一的网络。不断增长的我国道德和标准小学网络环境的恶化使得很难整合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互联网没有约束力和监视力,以上内容也是色情信息和互联网上各处发生社会暴力事件的直接原因。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缺乏社交经验,也无法准确判断互联网上许多信息的真假。小学生很难提高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反过来,很难通过互联网在小学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三、网络时代德育课程面临的新机遇
        (一)构建家校联合监管机制
        对于小学生而言,大多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在家庭当中上网。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成效,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必须建立起联合监管机制,共同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对此,需要班主任着重开展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对家长的教育方式给予正确引导。

目前,很多家长虽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于依赖网络,整天沉迷在网络世界或者网络游戏当中,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些家长严格禁止孩子接触网络,甚至连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一并剥夺;还有一些家长平时疏于管理,但发现孩子成绩下降时,开始采用强制手段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管控;还有一些家长一边不让孩子上网,一边自己无节制的上网冲浪,甚至在孩子写作业时观察网络视频或者微信聊天。这些做法不但难以取得理想的家庭成效,还会导致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班主任要提醒家长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让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良性沟通,为班级德育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班主任要提高观察能力
        班级教师需要继续增强自己的观察技能,并对斑点的细微变化和学生行为的变化更加敏感。及时解决网络时代的学生问题,防止出现错误,避免在认真的时候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像这样的中小学生的网络成瘾,例如成人的成瘾,将导致小学生严重依赖互联网,不睡觉不吃饭就玩游戏,以及大量消费游戏来充实精神,等等。此外。再一次,走上通往邪恶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观察并阻止可能会遇到网络成瘾的学生。同时,我们需要与父母进行更多的交流。建议在校园网络上发布每个中队校长的电子邮件,并打开学校家庭联系页面。家长和校长可以随时交换电子邮件或发布帖子以交换信息。
        (三)制定班级网络管理制度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始终在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当中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享受网络资源所带来的各种便捷,避免不良网络信息对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在班级当中实施网络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在该项制度当中,要着重规定以下几项内容:第一,限定上网时间。如果不对上网时间进行限定,就会导致小学沉迷于网络,无法保证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因此,有必要列出一份明确的上网时间表,对每天或者每次上网时间进行限定,帮助小学生开展时间管理,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第二,规定上网范围。很多小学生接触网络之初,是为了开展自主学习或者查询资料。但如果不对上网范围进行限定,就会逐渐演变成网上冲浪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这种现象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构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限定学生不得登录与学习无关的网站或者浏览网页,避免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形成不良上网习惯;第三,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起联合监督机制。小学生大多都是在家庭当中使用网络,所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要建立起联合监管机制,家长要针对小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管管理,为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通过这样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小学生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使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成效得到可靠保障。
        结论:网络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大发明,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对德育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班主任要学会趋利避害,借助互联网优势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赵婧媛,成星亮,薄晓明.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德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1):53-55.
        [3]熊婉均.家庭:青少年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J].现代交际,2017(15):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