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优化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媛
[导读]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辅助课堂教与学活动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张媛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211100
        摘要: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辅助课堂教与学活动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小学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本身是一门新鲜且陌生的学科,学生因初步接触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会遇到各种阻碍。单凭课堂教学的话很难完成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借助对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来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和安排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案例
        课后作业具体是指让学生在课下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学生巩固、内化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反复书写或是题海练习为主的作业形式极其枯燥无趣,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将作业视为学习负担,总是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将课后作业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对课后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入手,给学生设计丰富多元的课后作业内容,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一、作业设计联系生活,丰富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联系生活,紧贴生活,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运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设计,都应以围绕实际生活展开,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生活中感受到语言知识点的运用,助力学生良好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此,在对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教师应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给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构建语言学习和训练的生动语境,促进学生英语表达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以“Would you like a pie?”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了问答他人对于食物喜好的语句,如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 I’d like...以及No, thank you.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语言知识点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之后,给学生布置自主创编对话的任务,即让学生利用本课知识点编写一段在餐馆点餐的对话,并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同时,将本课出现的主要词汇、句型等内容运用到对话中。为了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热情,教师还让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对话,并模仿真实的场景进行对话演练活动。如此,便将课后作业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了起来,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练习场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也有所提升。
        二、作业设计凸显层次性,体现作业的人文性
        英语本身包含的知识内容丰富多样,除了基础的需要背诵理解型的知识之外,还有综合运用类的知识内容。而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差异性而设计标准化、同步化课后作业的话,很难使不同层次、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将分层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后作业设计中,从学生的差异性以及知识的层次性出发,给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将作业的人文性特征充分凸显出来,使有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从课后作业中受益,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例如,完成“Hobbies”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不同层次和难度的课后作业,如基础型、提升型和拓展型的。基础型的作业主要是对本课的单词和句型进行演练的知识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dance, draw, read, sing等单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看图填词,或是词图练习类的基础型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本课所学基础知识。而提升型和拓展型的作业则是在基础型作业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比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爱好、兴趣,将这些内容先以口语表达的形式阐述出来,之后再以写作的形式呈现在书面上,使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完成这些作业的设计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课下自主学习并完成。如此,通过设计分层型的课后作业,使不同层次、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夯实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基础,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鼓励自主设计作业,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众所周知,现如今中小学课后作业的设计大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即教师负责围绕教材的知识点给学生设置相关的作业内容,让学生通过做作业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巩固知识,缺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小学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引导学生在明确作业设计目的和意图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和不布置出符合教学目标的作业内容,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后作业环节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例如,完成“Seeing the doctor”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内容,并让学生在设计完之后利用微信群或是班级论坛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再从中挑选中优秀的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观察学生的作业也不难发现,他们设计出来的作业形式丰富多样。比如有的学生设计了如何用游戏的形式来操练本课的主要词组,如see the doctor, have a rest, take some medicine等等,还有的设计了如何将本课的知识内容以情境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或是论坛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学生提出一些可取的建议,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再次上传。如此,通过自主性课后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地开发,丰富了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对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意义。
        四、设计多元化作业形式,提供施展才能空间
        英语本身是一门灵活多样的学科,因而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课后作业的设计都应充分体现新颖性和生动性特征。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摒弃传统以反复书写或是背诵为主作业模式的束缚,尽可能地给学生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和技能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做作业的热情和动力,将课后作业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凸显出来。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制作型作业,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以“I’m Liu Tao”这部分内容为例,鉴于本课知识内容大部分与介绍自我信息有关,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制作名片的作业,即让学生首先画一幅自画像,并用英语在自画像的旁边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成员等相关信息,并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对自己制作的名片进行展示。除了制作型的作业外,教师还可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以“Asking the way”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课下完成一次问路的任务,即用英语向路人询问自己想去的地方,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问路过程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现。如此,通过设计多元化的作业,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上更好地巩固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应在遵循多元化课后作业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对课后作业进行精心设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使单调、枯燥的英语作业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长华.浅谈小学生英语作业设计的艺术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
        [2]陆德禄.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
        [3]邓妮.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