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智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   作者:庄涛 徐青龙 吴翠松
[导读]

庄涛   徐青龙  吴翠松
(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0)
   1、建设背景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有艾滋病病例以来,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数量急剧上升,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在艾滋病防治上,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由于艾滋病疫情分布不平衡,波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防治形势仍然严峻,防治任务仍任重而道远[1]。新形势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调整和完善相应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模式,《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随访服务质量”,“加强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1]。
   我院作为一所地市级传染病医院,市艾滋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承担着市区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发放、治疗、随访等工作。为了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免费发放药物的管控[3];医院通过对重点患者提供追踪管理与服务,基于患者全流程信息分析,借助医保、区域健康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满足上级管理要求[4]。
   2、系统研究与设计
   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数仍以手工建档、人工随访管理,随访者需将患者检验报告打印出来张贴在随访报告中;国家政策减免依赖医生盖章后患者在专用窗口人工减免;国家免费发放抗病毒治疗药物通过手工管理;患者就诊信息散落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中,医生拟订治疗方案时需反复打开多个业务系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院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自主研发艾滋病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抗病毒治疗流程进行全程管理,实现院内艾滋病防治规范、高效的管理目标。
   系统主要有七大功能:分别是实名认证、患者建档随访管理、费用减免、药品申领、报表平台、工作提醒、微信平台。
   实名认证:患者身份信息必须在实名挂号系统通过身份证或医保卡中获取,关联该患者在院内各系统的诊疗信息,确诊建档后,自动归集院内就诊信息,如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处方用药情况等。
   患者建档随访管理:是系统的主要功能,医生对门诊确诊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根据随访计划,完成日常随访。系统通过抓取HIS中患者基本信息,根据艾滋病诊疗规范中CD4、病毒载量等指标,自动提示相应用药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随访过程中,医生可以随时了解建档、历次随访记录、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信息。
   费用减免:对收费项目金额、比例、减免次数进行参数化配置,根据政策减免检验检查项目,实现窗口一站式结算。
   药品申领:根据治疗方案,完成抗病毒药物发放管理,自动生成申请计划。
   报表平台:系统提供丰富的报表功能,可直接生成抗病毒率、CD4检测率等一系列艾滋病相关统计指标。
   工作提醒:自动生成每日完成工作清单。根据随访计划、管理要求,将需要随访、7日内即将失防的患者,年度CD4、T淋巴细胞等指标检测情况陈列在首页,提醒及时完成。
   微信平台:借助微信服务号,提供预约挂号、缴费、网络宣教、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实现按时间段预约,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推送艾滋病防治健康知识。
   艾滋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医院在系统设计之初就纳入安全管理理念,通过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和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仅与合作开发公司、设计研发人员分别签订信息安全协议,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医院部署防火墙、网闸等安全设备,相关数据交换均通过网络安全设备,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3、系统特色和亮点
   3.1、打通院内系统、融合数据服务医疗
   以患者身份证为主索引,关联患者医院内、外相关诊疗信息。通过对院内原有信息系统改造,实现患者挂号缴费实名认证。随访者建档随访时,能根据身份证关联患者基本信息并自动引用检验结果、处方用药等诊疗信息。根据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患者在医院就诊时享受部分药品、检验检查项目的相关减免政策,收费系统按政策规定自动减免患者费用,直接生成报表,不仅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同时减轻了窗口工作量,规范艾滋病专项管理。
   3.2、提高医生效率,随访信息准确
   对接原有院内各系统,直接引用检验报告结果、处方药品信息,随访者无须手工张贴报告,随访数据更准确;通过设置每日工作提醒,显示未按时随访的患者名单,随访者工作针对性强,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系统融合原有院内各系统信息,在患者360视图中查看病历、历次检验结果折线图,医生诊疗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对接院外就诊信息,减少医生治疗方案风险。
   3.3、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
   系统通过对政策减免检验检查项目、抗病毒药物发放管理,实现窗口一站式结算,减轻患者负担,减少窗口排队等候时间;系统根据下次随访日期,提前发送短信温馨提醒,避免患者因个人、工作原因遗忘就诊随访;通过微信平台,提供预约及报告查询服务,患者就诊随访更便捷。

   3.4、建立微信平台、方便就诊宣传防治
   建立微信服务号平台,实现医院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报告等实时查询服务;利用平台,推送艾滋病防治健康知识,进行网络宣教,帮助患者对艾滋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提升艾滋病防治知晓率。
   3.5、数据全面,科学管理
   系统对患者抗病毒治疗流程全程进行管理,通过身份证关联院内、外业务系统,管理者能全面掌握建档患者治疗、随访情况。丰富的统计查询,多维度展示患者管理情况。随时查看各项管理指标,专项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4、存在问题
   4.1、国家抗病毒系统数据对接。目前医院艾滋病管理系统主要在院内使用,由于不能上报至国家抗病毒系统,工作人员仍需要将随访信息重复录入,工作效率尚未得到有效提高。
   4.2、更换设备结果标准范围不一致。随着医院发展,检验设备更新采购,由于设备使用不同检验方法,或更换不同试剂,检验结果标准范围发生变化,影响对患者历史数据对比分析。
   4.3、微信平台运行过程中,由于微信平台不提供实名认证接口,为了保证患者隐私数据安全,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客观上存在较大困难。
   5、应用展望
   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不仅增强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满意度,减轻了随访者工作量,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专病管理流程再造,提升了医院对艾滋病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时也为上级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撑。
   下一步医院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完善微信平台随访功能,建立艾滋病专病知识库,诊治过程中提供辅助诊疗,加快低年资医生成长,为医院艾滋病专项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朝晖,艾滋病被发现:抵抗世纪病魔大战打响[J].新民周刊,2020.21:54—5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动计划的通知[S],国办发〔2017〕8号
[3]孙云红,轧春妹,杨积明.信息化管理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00
[4]马家奇,赵自雄.中国疾病控制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1):18-21
【基金项目】艾滋病智慧一体化管理系统,镇江市卫生计生科技重点项目(SHW2017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