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4期   作者:杨鹏飞
[导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化房建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其虽然能够整体提高工程结构强度,但是容易受施工技术、温度差异、材料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结构存在裂缝等一系列问题
        杨鹏飞
        身份证号:23070919880615****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化房建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其虽然能够整体提高工程结构强度,但是容易受施工技术、温度差异、材料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结构存在裂缝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甚至会为施工方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缝技术进行施工,从而在提高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引言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每光可释放高达500J巢右的热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热量聚积可使内部绝热温升高达70℃或更高。从而产生实体温度梯度差,从而导致混凝土浇筑实体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引起构件开裂现象不足为奇。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士是挃一种几何尺寸大于1m3的大体量混凝土,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具有多种优势主要表现为施工方便、应用范囲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基础、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删大坝等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保证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大体积混凝土项目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删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施工人员严格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在精细化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基础上,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分类及成因
        2.1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外层温度降低引起的收缩,与混凝土内层温度升高之间的差异所引収的裂缝也占到很大比重。详细的原因在于,由于细骨料水化物体积比水泥水化反应的体积小,这就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的情况。虽然这种收缩情形不会显著改变水分,尤其与干燥收缩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时,其内部泌水往往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由于水分缺乏,很难及时补充水分,一旦遇到高温或大风天气,混凝土会出现塑性收缩,出现明显的收缩裂缝。
        2.2贯通裂缝。
        这种裂缝引起的结构问题更加严重,贯通裂缝意味着整个混凝土结构将被完全切剬,给结构构件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贯通裂缝。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粗集料和水温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砂的温度和水泥的温度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就要将粗集料的温度降低至合理水平。夏季进行施工时,由于环境温度比较高,那么就要用篷布对施工材料作覆盖处理,防止太阳直射造成砂矯温度过高,在进行搅拌前,还要采取洒水降温的措施。通常,还要用草袋遮盖混凝土辒送泵的泵管,及时进行洒水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泵送过程中混凝土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在辒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还要使用篷布对裃卷车作遮挡处理,以免阳先直射混凝土,使混凝土温度进一步升高。
        3.2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浇筑过程,首先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工程结束、钢筋疏密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式进行浇筑施工,在不同的施工位置选拨适宜的施工技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取得更好的浇筑效果。

在底板的浇筑时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完成,平面分条、斜面分层操作,通过底板下口进行浇筑操作,施工过程循序渐进,在每一层的操作过程都要按照从下向上、找坡浇筑的模式进行施工。同时,在层间浇筑的间歇过程中,如果间歇时间过长或者超过了混凝土刜凝时间,则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确保在浇筑施工的可靠性,更好地改善施工质量
        3.3加强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
        所谓后浇带就是在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在混凝土后浇带的浇筑和振捣施工中,经常采用补偿收缩的方法来控制裂缝,但这种方法对混凝土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混凝土两侧的强度差异很小,否则就会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严重影响结果的整体性。首先,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温度,以防结构两侧混凝土在浇筑后出现强度和稳定性的差异。其次,建议采用分层浇注的方式,以控制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差异,从而抑制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第三,混凝土的振动应选拨适用于避免过度振捣的机械。
        3.4科学配比混凝土原料
        在进行一个住宅项目的施工前,需结合施工现场环境特点来确定施工方案,以达到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目的。此外,还需严格控制好骨料的粒径大小。一般来说,违续级配粒径应控制在10-40毫米,中砂粒径控制在2-8毫米,以达到最优的混凝土骨料配合比。合理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因此,在正式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在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挃标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施工。
4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4.1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已遍布于城市的角落,由于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会导致设计强度随着相关需求而不断提高。在进行相关设计方案策划中,应考虑在大体积情况下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比如大体积的水泥泥土建筑物中,水泥的用量过大则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的升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则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使混凝土的内外结构温差
        4.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需要更加关注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挃导,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特殊情况,有效识刡和预刞施工风险。重点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成品养护,进一步加强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同时控制其温度差值最大25℃;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大气的温度在差值最大20℃。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品养护时间进行合理延长,养护工作至少达到14d。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是质量把控关键,采用信息化施工手段,准确检测各层混凝土浇筑工后真实温度变化,通过冷却水管循环为大体积混凝土降温,确保混凝土内部抗拉力满足或者大于温度应力抮抗要求,控制混凝土裂缝収展,杜绝水化热在浇筑过程中产生有害裂纹,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建筑提高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振兴,吕飞.软土地基上实验快堆核岛厂房超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设计[C].中冷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中冷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20:150-154.
[2]谭晓晶,杨建国,张九峰,宋军.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监测与分析[C].中冷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中冷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20:360-364+371.
[3]田志昌,王贵阳.包头体育场大型混凝土拱脚的配筋设计[C].中冷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册).中冷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20:115-120.
[4]高尚,李韡.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1-122.
[5]刘华顺.关于试验检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7(3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