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   作者:南胜松
[导读] 由于土地的权益价值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
        南胜松
        青岛华发投资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由于土地的权益价值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所以建设项目中置地的风险众多。由此可知,加强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通过落实风险管理目标,对整个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问题,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评价;应对策略
1建设项目开发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1土地取得风险
        在我国建设项目初期的投资阶段,就已经基本明确了开发与建设的方向,还能直观地了解项目开发与建设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核心就是资金的抗风险能力与管理水平。基于此,在建设项目开发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前期决策阶段的管控十分重要。对项目前期土地取得阶段的风险进行把控,明确方向,才能保证资金利用到位,以此达到规避风险的基础目标。由于我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土地的使用效率也不断提高,经常能看到各个地区违法使用土地与耕地的现象。对于大多数的建设开发企业来说,土地的购买与开发建设属于最关键的事项,购买土地基本都是以亿计大额资金,但是购买之后的升值空间并没有预想的大。从企业角度讲,获地的风险在于评估土地的价值,以及获取路径的合法、合理性。
1.2设计阶段风险
        建设项目开发是针对建设市场需求、自然资源状况等多方面的分析与预测,以现有的管理技术与组织能力开展的经济活动。建设项目开发具有参与者众多、涉及面较广、面临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多等特点。在项目前期,如果缺乏可行性研究分析,可能会导致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发生。若设计定位不明确,会导致建设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主要就是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项目的设计与要求需经过建设企业的规划,经由建设公司根据项目规划分析项目是否可行,确定可行后需得到职能部门审批,最终落实成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如果判断不可行被驳回,就需要重新调整方案,或直接放弃项目。如果设计人员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没有从全局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就可能导致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不强。此外,从事可行性评估的人员,若没有全面考虑建设市场需求、投资回报率等,容易进行错误判断,将会带来一定风险,对建设项目收益带来负面影响。许多建设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往往出现盲目追求进度的现象,提出了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要求,无法保证设计工作的质量。最后,设计单位对项目周期预测不合理,也会引发风险问题。设计单位应当结合项目的基本情况与技术特点,做好与业主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不能仅仅为了追赶项目的进度,而忽视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项目建设风险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可能会对项目建设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设阶段主要是进度、质量、安全。施工技术落后、施工管理力度不足等都属于重要的风险因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若使用的材料不合理,施工人员综合技术水平较低,施工安全隐患没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导致施工期间延长,错过最佳的销售时间,或者工程质量不过关,增加后期的维护、返修风险,加大了企业的投入。所以,对项目建设阶段的全过程进行把控十分重要,而且在项目建设阶段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这一部分的风险防控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
1.4销售风险
        销售阶段属于建设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检验项目能否获得利润的关键。销售时机选择不当可能引发风险,销售合同签订的风险,非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等,都属于建设项目存在的重要风险指标。对于各个建设项目开发活动来说,都不可能避免销售阶段存在的风险问题,例如国家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等,都会影响建设项目的销售效果。


2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2.1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在完善风险管理计划的过程中,明确风险管理工作的标准,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基本权责进行更加明确的定位,提升大众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能尽早识别项目建设与开发中可能隐藏的风险,并且及时优化与调整。只有进一步明确风险防范计划与风险管理方式,选择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成效。在对建设开发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同时,既要不断降低开发成本的支出,还要保证项目建设的效率与质量,以此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为后续的建设活动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2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在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中都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建设开发企业可以借助风险管理机构,进一步做好项目风险管理与规避的工作。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部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项目建设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监督控制。风险管理部门属于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决策机构,主要工作就是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标准,落实基本政策与战略计划,做好风险预测、风险监控、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与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风险管理问责制,能够让员工更加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责。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企业需要尽早控制风险问题,以此将企业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强化全过程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因此,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十分重要。由于各个阶段的风险都具有不确定性、较强隐蔽性等特点,所以,强化风险管理,在各个阶段识别风险,判断影响项目风险的核心因素十分重要,需要尽早识别风险问题,并编制合理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引入幕景分析法、流程图分析、财务分析、环境分析等技术,了解各个环节中隐藏的风险。在风险识别与管控的过程中,以置地风险为基础,注重招标风险、设计风险、合同管理风险的控制。在建设阶段,如果产生了风险问题,就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要进行适当的调控。在租售阶段的主要风险就是内部决策与经济风险。如果项目无法实现租售,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资金运转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建设开发企业需要了解各个环节隐藏的风险,总结经验,做好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总结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发生规律。最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与预测,编制合理的解决方案。
2.4建立风险防控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方案,不断加强风险管控力度。为了做好对方案的评估工作,可以建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明确绩效评价指标与方法,将评价标准划分为卓越、优秀、良好、合格、不合,以此对风险管理方案的优劣进行科学化的评价,及时洞察风险因素,进行不断的优化与调整。
结束语
        建设项目开发属于一项高回报的产业,同时伴随着许多风险因素。基于此,加强对建设开发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建设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就需要结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做好风险预测、识别与处理的工作,分析市场的需求变化,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客观地看待风险问题,保证经营与生产活动的合理性,为建设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郁洁,吴昊.浅谈建设开发风险的全过程预防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154.
[2]焦瑞鹏.建设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及其风险[J].江西建材,2017(18):258,262.
[3]范建伟,程春梅,李丽.建设项目开发前期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J].建筑与预算,2020(5):5-7.
[4]符德友.建设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