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因为“柚”你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2期   作者: 曹菲菲
[导读] 孩子们的生活从自然中开启,孩子们的游戏在自然中生发
        曹菲菲   
        江阴市周庄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江苏省江阴  214423
        孩子们的生活从自然中开启,孩子们的游戏在自然中生发,带着无限创意和期待,我们一起赴一场和柚子有关的畅玩日之约吧!
观—树上的果实是什么?
        一天户外活动,孩子们来到阳光园,好多孩子发现了满树黄澄澄的果实,大家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欢呼雀跃地讨论着。乐乐说,这是什么果实呢?颖颖猜想着:它是不是橙子呢?谊谊反驳到:不是,橙子可没这么大。湉湉又问:它会不会是香橼还是柚子?我将孩子们的讨论场景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大家踊跃发言,继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它不会是香橼,香橼要丑一些。有的说它不是橙子,橙子颜色比它深。闻闻说它是柚子,因为我爷爷家的院子里也种了一棵这样的树,所以我认识。随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百度百科,确认是柚子后,小家伙们停止了争论,更多的是惊喜和期待。
        孩子们平时坐在教室里就能看到窗外的柚子树、户外活动时也特别喜欢去树下看一看、玩一玩,我想这棵柚子树就是这个秋天孩子们探索的媒介。因为这棵树,他们的热情被激发、心智被启迪。他们将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积极地迎接各种挑战。他们定会创造无限可能。
数—树上的柚子有多少?
        “哇!有多少个柚子呢!会不会比我们班的小朋友人数还多?”闻闻提出新的问题。于是孩子们来到柚子树下,开始数数。乐乐说:我数到了32个。萱萱说:我数到了35个。炀炀有些着急:我们数的个数不一样,怎么回事呢?讨论后,我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站得太近数不清,数的时候不确定方向会漏掉个数,如果老师也能加入数数就更好。于是孩子们决定数的时候站得远一些,确定好从右边或者左边开始数,并且老师也加入数数行列,最终一起获得了答案,树上有41个柚子。
    大班幼儿对数数感兴趣、对寻求答案更是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不仅能够主动讨论,大胆发问,还能通过求助的方式解决数柚难题。数数活动中孩子是主体,他们自主表达、自主实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为了感知41有多少,孩子们又借助材料库里的紫藤种子、毛球、游戏棒等材料,利用封闭型数数、按群计数等方法感知着、求证着。
想—怎样采摘柚子呢?
    “树上的柚子香吗?“树上的柚子肉是黄色还是红色的?”“我们怎样把它们采下来呢?”孩子们一连串的发问生发了采柚子的想法。我立刻抓住契机:“那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把柚子从高处采下来呢?”孩子们想到了梯子、桌椅、棒子等多种游戏材料,然后又通过实地观察、生活经验等首选了棒子,当他们发尝试一根棒子够不到柚子时候,又想到了多根棒子的连接,用胶布绕、用绳子系,变长的棒子可以够到柚子但又不那么容易地把柚子采下来时,孩子们又开始讨论,通过家长、保安叔叔等力量,大家在棒子上固定了网兜、镰刀、自制撑子等,还准备了桌布、自主做好了人员安排。采柚活动开始啦!
        孩子们在不断尝试采柚子后,主动讨论,通过语言、思维碰撞,又着手调整和优化采摘工具。这些多元化的工具材料使得幼儿的采柚活动将会更为丰富和生动,更富创意和实效。而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幼儿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直观观察、充分讨论、想象表达、实践操作的机会。旨在让孩子们的学习和探究呈现出一种自然、主动的状态。


玩—与柚子的亲密互动
        当孩子们成功采下柚子后,多感官地与柚子互动,通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种柚子种子时候孩子们细心投入、精心呵护,备土、播种、做标记、照顾、期待发芽的心情印证了孩子们对生命的期许和敬畏。我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与其生发了一些和柚子有关的好玩的区域游戏,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认真地对待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思考、实验,主动探究的精神越发浓烈。教师真诚地接纳、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充分满足其好奇心。旨在让柚子有关的区域游戏成为孩子乐学、乐玩的游戏。孩子们还和家人一起进行了柚子美食大调查和制作柚子娃娃。活动暂告一段落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谈论着最难忘的瞬间,有的说我最忘不了数柚子的时候,因为我总和别人数得不一样多;有的说我厉害的就是认识了公柚和母柚,还有的说我最爱在柚子树下写生的时候,一阵风吹过,很舒服。于是大家纷纷绘制了柚子日记,记录下了畅玩日活动中的专属时刻。
思—记录儿童、记录自己的专业成长
         畅玩日活动当日结束后,我开始静下心来总结与思考。这段时间我记录着孩子:在畅玩日活动中孩子们将讨论与思考、尝试与探索、惊喜与期待、温暖与爱注入其中。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许多许多
1.每一个准备都是用心的
2.每一次讨论都是有故事的
3.每一个思考都是温暖的
4.每一回合作都是积极的
并且我还捕捉到了很多有效的信息,孩子在活动中凸显了一些良好的学习品质:自由的表达、丰富的记录、有趣的游戏、重要的他人、满满的仪式感,如何去巧妙、真实地“编织”这些线索促孩子更加自主地成长,让他们体验游戏带来的更盛大的幸福感,这是我更加要去思索和实践的。
记录孩子的同时,我还记录着自己的专业成长:
我坚持儿童立场,带着课程意识和孩子们一起去生发柚子相关的每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是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的活动共构、进程共商,经验共享,心灵共润的过程。但在这个美好的过程中我也迷茫过、慌张过,比如孩子们的回应与我的预设大大地脱节的时候,比如我预设孩子们能在某一个点上做更多生发而实际上生发地很少时,比如我设想在那个节点要完成好某一个游戏进程的推进却没有完成时,有那么些时刻的我希望变成了我慌张,我开始积极调节和思考,偶然间读到胡华工作室的一篇文章,说到一个人越恐慌的时候,越需要有精神中轴,有工作节奏。有精神中轴意味着能够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逻辑自洽,有精神内核;有节奏意味着该用力时用力,该放松时放松,一段很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一些自己的理解,若太着急求答案,则会太用力,太用力所以就会迷茫,如若学会放松、稍微等待,真实不刻意、放慢脚步去推进课程、寻求答案,也许会让自己更舒适,也会让孩子有更多创造可能性的机会。直到12月30日,两个孩子关于柚子树的无意间的对话,更坚定了我愿意放慢脚步,不带目的性地去倾听孩子的声音。那天,天气特别寒冷,一夜的寒风把柚子树上最高处的一些柚子全部被吹落,树上一个柚子都没了。我以为如果我没有组织谈话、讨论,就不会有孩子去关注这个现象。令人惊喜的是,在自主游戏时候,梓熙和宸宸简单的对话给了我最初的触动。梓熙说:我觉得柚子树变化好大,从41个柚子变成了0个,那里不能叫阳光柚子园了。宸宸回应说:我认为柚子树没有变,它还在那里,以后再长柚子了,那里还是阳光柚子园呀。无意间简单的几句话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是呀,变化着的阳光柚子园是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地方,不变的阳光柚子园,不就是孩子心里的那个地方吗?这段时间孩子们在柚子树下好奇过、探索过、收获过,柚子树早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坚信柚子还要再生长,就像我坚信孩子在阳光的沐浴下会不断拔节生长一样。原来,原来所有的变与不变都需要我们去用心地发现。而我们老师只要捕捉到这些真实、自然的的发现,不就在每一次迷茫的时候都会豁然开朗吗?以后和孩子们在一起户外游戏时候,我想也不妨多放下一些我以为,放慢脚步、等待倾听,这些独特的发现也许会给课程增添独特的色彩。
春日的微风、夏日的蝉鸣、秋日的柚趣、冬日的飘雪,在以后的每一次、每一天畅玩日活动中,我都想和孩子们一起去觉知、体验、成长。而我无需多言,只要静静地、缓缓地用心察需、贴心支持、适时推动和拓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