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金星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川中学 湖北 黄市 435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学科教育目标,本文结合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来针对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积极探讨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教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效增强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进而高效高质的促进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一、深挖教材内容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之间本就存在着相互重合的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深挖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来为学生进行核心要素的展示,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自主地完成理性的思考,接纳有关的理论知识内容,从而认可理论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融入。所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进行一个补充,进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以部编版《建设法治中国》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在针对法治的意义的理解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自从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后,我们国家的法治之路一直走的都很平稳,当前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针对何为法治国家、何为法治社会、何为法治政府来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国家在推进法治过程中所作出的一些重要性的决定,以此来为学生充分勾勒出理想型的社会法制面包。教师同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融合和补充,让学生对法治意义的理解更加的立体化,从而为本节课程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现实的画卷。
二、引入生活化元素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较为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起来都感到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引入相应的生活化元素,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来讲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练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消费者权益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单纯地靠口述讲解消费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相关知识,学生会觉得有点抽象,理解起来有点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入当前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诈骗电话、盗取手机信息、影响人们安全财产的事件,来让学生针对消费者权益的具体内涵来进行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深刻地明白这些行为都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以此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这些元素来对消费者权益进行认识,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在将来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融入社会。
三、引入时事热点话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迷茫,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学生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借助当前社会中的时事热点话题,来有效鼓舞学生、塑造学生,通过一些事件来为学生带来一些强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以此来更好地熏陶学生的个人情感,帮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以积极奉献社会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引入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的感人事迹,以教材知识来作为总结,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他得到了多少,而是他奉献了多少。教师通过引入这一事件,来充分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与传统单调无聊的板书式教学相比,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更为有意义,从而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感受到风险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价值观念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作为新时代教育的一员,需要充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将这一先进的价值观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而引领学生从各个角度和各个维度来形成科学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范玉国,刘虹,张家鉴.城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80.
[2]曾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学生观与价值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9):81-82.
[3]钟晓琳,朱小蔓.主流价值通达学生主体生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理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18(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