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 初中历史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3期   作者:孙振军
[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培养综合性人才。
        孙振军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山东  枣庄 2771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培养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也就意味着学校不能只看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品德和素养,也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对以前的教学方法做出改变和创新,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反思探索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由于历史知识繁多复杂且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按着教学进度进行知识的讲解,也就是教师只重视课本上知识的传授,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只重理论忽略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会将学生的知识层面限制于课本层次上,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沟通和互动
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长时间的主导教师的课堂工作,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保
持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主要都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讲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们对这种日复一日的学习方式产生厌倦。学生长时间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了接收教师的灌输,很难主动的去思考,进而很难再主动的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所以这样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课堂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们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们在历史这门课的核心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不对等
        在中国的教育中,尊师重道的道德理念已经深入学生们的内心,在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当中,教师和家长都处在长辈的位置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力的约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经常会碍于教师的威严即使自己有想法但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没有达到平等的高度,从而无法相互进行思想的沟通。教师们没办法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双方没有达到有效的沟通,会使课堂效率和课堂效果大大降低,更加不利于学生们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1】。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核心素质意识
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去讲,而是要在讲解内容
的时候渗透更重要的内容,比如说学生们的素质培养。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们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师。所以教师首先自己形成核心素质培养的意识。主要教师意识到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去培养学生们。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来改变自己在长久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还要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打造一个充满趣味,可以让学生们快乐学习的课堂。只有教师自己要先形成培训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才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教育理念,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去改变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的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让自己的教学不断的去贴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做到真正的为学生们考虑,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掌握书本知识以及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2】。


        (二)构建教学情境,利用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它蕴含大量的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许多挫折,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会导致学生厌烦历史这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可以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要结合教材中的知识,为学生构建相符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背景打造等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历史知识的新鲜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节内容讲解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港澳回归谈判现场再现,选择几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谈判现场的一个演绎,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背景音乐播放,最大限度还原当时的情景。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知道上升到理解的层面,最后教师在播放港澳回归之歌,在歌声之中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再次感受当时的经典历史场景。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香港一步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地图和史料,经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经综合实力的增强是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从而激发起奋发学习的热情。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的观念。
        (三)改进教学方式,营造课堂氛围,升华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教学手段走入课堂。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历史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更好地开展课堂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到《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可以先搜集相关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制成PPT。在课上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鸦片战争事件相关的视频。在视频播放完毕后,请两名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看感受。其次,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去进行讲解。最后,教师还可以旧中国的外交与新中国的外交进行对比,师生共同深刻认识到旧中国的外交是不独立不平等的屈辱外交,新中国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弱国无外交,落后就挨打,我们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3】,实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一个样子。这也就意味着历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也就是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要对学生们有更加高层次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们的学情以及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造一个新型的可以满足学生们真实需求的课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的长久发展,更加有利于我国培养出综合性人才,进而增加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何君华.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与运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8.
        [2]杨秀成.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28):175-176+179.
        [3]杨长生.“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与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