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
青岛智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造价控制至关重要,这些控制内容需要融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工程项目的物资消耗以及建设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编制总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超预算现象的发生,这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多负面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展开分析,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果,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行业。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各方也深入意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不仅能够有效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效,还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造成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工程造价控制不被重视
工程造价是整个施工进程中所有成本的投入控制,造价管控就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出详细管理,这样才能保证造价控制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对于造价控制不够重视,关注点在施工进度上,在管理中注重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造成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在各个环节都有增长,最终严重超出造价预算。这种情况的产生就是造价控制不重视造成的,环节上的缺失,容易造成设计标准的改变,引发工程变更、签证,从而大幅度提高建设成本,出现工程建设的不可控,预算资金不能支撑工程建设完成,影响施工建设。工程造价要注重工程各个环节的控制,针对人力、材料、市场做综合评估,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实现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落实。
1.2设计图纸的错漏碰缺
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设计图纸的错漏碰缺。由于设计的错误、遗漏、重叠、缺失,在施工阶段导致施工工序不能延续,需要对方案重新进行调整。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由此而来,造价不得已要突破原有计划的金额。
设计环节出现错漏碰缺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是图纸设计时间的压缩。委托方为了完成任务指标,要求设计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设计论证和方案评比,人员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出现设计方案的纰漏。其次是设计人员水平的差异,一名好的设计师,有成熟的设计思路。平面、立面、索引、节点图齐全,图纸排布清晰可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给出最优设计方案。与之相反,缺乏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图纸排布混乱,漏洞百出,以过往项目的图纸进行拼凑,草草了事。为后续的工作带来隐患。
1.3工程预算人员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符,还有待提升
在现实工作中,造价人员的个人素养可以被看作是影响造价控制水平的主要因素。工程造价受预算人员能力的影响较大,如果人员的能力不足,缺乏相关意识,那么就会极大增加超预算的可能性,导致经济效益无法保障。为了满足造价预算需求,作为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需要从思想上转变认识,看重自身工作,既要掌握先进的造价技术与造价管理理念,又要具有专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全面了解工程参数,提升编制的精准性。但是从现状来看,许多人对工程造价认识不足,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存在人员能力和岗位真实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加以重视,不仅造价水平无法保障,还会导致工程预算失误,使预算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影响造价的可靠性以及工程整体质量。
2控制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基本措施
2.1建立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
预算的信息化管理有三层含义:第一,建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即预算人员需要有事前预算意识,能够积极地采用大数据技术、BIM的模型检验等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了解设计概算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消除不利信息影响,确保预算的正确性。第二,在预算工作中需要积极地构建信息化平台,能够动态了解和工程有关的人、财、物所有信息,即人力市场价格、材料采购价格、设备情况以及具体能够回收重复利用材料的情况等。尽一切可能减少各环节损失。第三,定期碰头会,其目的也是为了确保和造价有关的信息能够在所有环节之间对称,减少信息不交圈导致的损失。第四,培养信息化人才,确保信息系统得到维护,并能够定期更新企业统一信息平台上的数据,使得预算呈现一种动态管理。
2.2增强工程造价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造价人员在工程预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说,要想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造价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避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失误,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预算,完善预算编制内容和效果,减少超预算现象的次数。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现阶段要想增强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建筑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并对造价人员的培训效果展开有效的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预算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其次,造价人员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展开法律知识和市场知识的学习,对于新时期的造价人员来说,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才能够在编制预算方案时了解材料价格,熟悉市场信息,为预算工作的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最后,造价人员自身的工作素养和道德品质也是尤为重要,为此,建筑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座谈会和知识讲座,邀请业界著名的专家进行授课和专业知识讲解,让造价人员能够和这些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才能有效地解答他们的执业困惑,并使他们对工作充满自信。
2.3注重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直接导致成本的增加,这些情况极易造成超预算。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采取事前防范,尽可能减少变更的内容。如果变更增加,就会极大影响施工成本。基于此,需要做好管控工作,将超预算问题进行预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规避,减少现场拆改的发生。为了达到这样理想的工作状态,建设各方要做好图纸的全面审核工作,对施工方案精准、全面掌握,确保各项施工工序的合理性,保证施工作业安全。结合现实情况,可以成立造价小组落实造价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的精确性,从而减少超预算的发生。
2.4做好材料价格的风险评估
材料价格的风险是造价管理风险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战略发展中未雨绸缪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住房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也使得建筑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更加激烈和复杂。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取得持续的发展,则务必要对材料价格风险做好评估。
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电线电缆、管材等,随着市场供给关系的变化和政府政策引领的变化,材料价格不断的起起伏伏。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往往要在一段时间内,对某种材料长期采购或批次采购。了解材料价格的波动趋势,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初,约定材料调差的风险浮动范围,做好甲乙双方的风险分配,实现真正的互惠互利。
对于采购数量较多的材料,通过签订与供货单位的长期合作协议,以较低的市场价格进货,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总成本,提高利润率,保证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让工程施工得到质量和进度的保证,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控制策略上要注意超预算产生的原因,在工程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做出应对,节约施工成本,应对工程变更和价格波动,以此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但是在超预算的控制中要以质量为核心,要合理控制造价成本,不能因为超预算的控制而降低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兴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办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44(22):159-159.
[2]雷丽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视界观,2020,(006):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