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芬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度普及和新的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初中教学发生深刻的变革,如今的教育不再像从前那样关注点只限于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关注到了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方面,道德与法治已经是初中课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科,设置这一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本文具体阐述了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以及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对策,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对策探究
前言: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一定的提高,核心素养成为热议的话题,初中学生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处于半成熟阶段,提升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能够有效地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在此时注重核心素养,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适应此时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向初中学生推广道德与法治制教育,使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其不断地健全人格,为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一、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拥有高尚的的思想品德,会推动一个人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把人堕入深渊。而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当下,我国正在努力推动道德法治建设,初中学校不断的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积极的响应了国家的政策,更好地担负起为国育人的历史使命。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从基础抓起,让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入脑入心,成为学生们一生遵守的准则,严于律己,不会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国家的犯罪率,推动和谐社会的创造[1]。
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在多门学科中融入道德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对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学校的课堂教学里,每一门学科都和道德与法治有所关联,虽然如今我国大多数初中学校都已经开设道德与法治的专门课程,但是仅仅只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上讲述道德知识,则会有一些刻板。学生想要形成良好的素养,不是通过一门课程教育就能实现的,想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就应该多管齐下,在多门学科中融入道德与法制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素养。例如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时,在学习教材文章时,教师应当特别注意挖掘文章中道德与法治因素给学生进行适当普及,正例反例并举,使学生清晰了然。此外每一门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穿插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实践中践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最终都是要在实践中来践行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的学习只是盲目的背诵理论知识,效率低下。尤其是核心素养的养成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仅仅是在课上给学生普及素养知识,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款,仅仅只是告诉学生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会让学生们感到盲目和迷茫,只有在实践中让学生们一点一点记起课上所讲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才能更加牢固的记在脑海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挖掘身边的典型模范人物,让学生找到模范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向其学习,带领学生们参加法制讲座并写观后感等[2]。
(三)创设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境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日益完善,情境教学在课堂不断深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情境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生活场景,将生活的一个部分搬到了课堂上,给学生们带来真实的体验。例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情景演练,安排学生们演绎遵守道德的情景和违背道德的情景,二者进行直观深刻的对比,具有极大的反差,也会给表演和观看的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表演过后,教师在抓住时机进行总结,使学生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知识深入了解,对于正面的道德人物积极学习同时规避反面道德人物身上的缺点,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3]。
(四)不断建立健全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评价
评价对于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要想在以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就应当不断建立健全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不止要评价学生的课上学习以及成绩,更要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说核心素养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道德和法治还有核心素养有明确的认知,教师的评价要细致,评价学生的道德思想道德行为以及学生的道德思想怎样指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等等。另外,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应当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直接与学生交谈,直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也可以经常为学生撰写评价手册,让学生了解自己一段时期内道德法治的结果,教师还可以进行间接评价,与家长联系,向家长告知学生们的道德与法制的评价结果。教学评价会不断地推动学生进行改变,更好的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五)建设一流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仅是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可以说重任在肩,更是要为学生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道德与法治这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便是教师不仅仅要教好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道德和法制方面以身作则,为学生们作出表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最关键的一点便是要建设一流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引领力、表率力,使学生看在眼中,学在心中。学校应当定期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始终学习到最先进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传递给学生。还有跟随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与教师之间要不断进行交流,相互借鉴,改善教学方法,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供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个人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时刻注意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不断积极努力提升,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越来越有必要性,既契合了当下的时代发展潮流,又在不断提升全民素养,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基础。同样的,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和社会不断的营造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环境,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时刻关注法律动向,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核心素养的同时,不遗余力的教好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使学生对于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深谙于心,并且不断的向身边的人,向越来越多的人普及和动员,为创造和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3]白爱梅.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33):73-75.
[1]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2]陈莹莹,刘亚玲,韩柳.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0.
作者简介:
刘艳芬,女,汉族,1978年生于云南新平,2001年从教至今。乐观开朗,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参与过“新平县初中道德与法治导学案的编写”和新平县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组织的课题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和家庭教育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