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3期   作者:刘咏梅
[导读] 生物初级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课,在生物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塑造生物学知识形象,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刘咏梅
        湖南省桂阳县仁义镇仁义中学,湖南郴州424406
        摘要:生物初级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课,在生物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塑造生物学知识形象,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生物;应用

引言
        在分析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现状和案例教学法优势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一般过程及其在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注重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有一个集中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了被动接受的角色。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但是,目前的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有限,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操作要求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指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生物情境的描述来想象和思考,提出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主动探索真理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模拟场景具有真实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创设,使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并结合教学情境,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案例设计过程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案例教学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学情境、生活的结合,在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中,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设计与呈现
        案例设计与表现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案例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这部分工作时,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既符合教学需要又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例如,在解释渗透现象时,可以带学生进入实验室,撕开洋葱的表皮细胞,把它们放在水和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给它们染色,然后做一个显微镜下观察的临时片剂。引导学生思考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猜测现象,并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并启发学生思考,哪里是水和蔗糖溶液的区别,两种情况下洋葱表皮细胞出现差异,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教师的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条件的渗透。

另外,在探索种子发芽条件时,由老师在四个等量的植物种子中同时放入一个培养皿中,设置不同的条件,一组在干燥的地方,一组在潮湿的地方,一组在密闭的容器中,除上述设置外,剩余的条件要保证最后一组给出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鼓励学生每天看一组种子记录其发芽情况,并通过几个实验对比来引导学生总结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示范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可以根据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教师的暗示很快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2、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内容和有争议的话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在小组内组织讨论和分析,这些讨论和分析以小组演讲或辩论的形式进行。如在讲授“温室效应”这一现象时,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提出“如果没有汽车的生产,还会不会出现全球变暖的现象”和“在古代也同样会有CO2的产生,以及在达尔文进化论的教学中,可以提出“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这么长”等引导性问题,讨论的结果会以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公布。当学生陈述讨论的结果时,老师并不直接判断他们的陈述是对还是错。相反,老师用启发性的话语引导学生接近正确的答案。为了缓解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教师应积极开导,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缓解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
3、案例评价与总结
        在课堂结束或案例教学结束时,教师应对课堂进行总结性评价,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生物现象形成科学客观的认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表扬学生的优秀表现和独特思维,对学生的错误认识给予正确的评价和积极的指导,对学生的疏漏和不足给予一定的补充,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此外,作者认为,学生还可以总结和评价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反馈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教学效果,从而促进自己的努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将案例评价的评价结果还原到课堂,通过与课堂知识的完美结合进行合理的评价,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从案例设计与呈现、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评价与总结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将现实生活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新的方式开展生物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存贵,李荣强,严小梅,等. 案例教学法在精细化工概论中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化工, 2019, v.46;No.403(17):195+214.
[2]蔡运林,唐浩然,伍季,等. 案例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泌尿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No.463(17):298-299.
[3]沈凤英,吴伟刚,李清,等. 案例教学法在涉农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9(8):169-170.
[4]徐洪军.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 医药前沿,2019年9卷21期, 2019, 9(21):242-243.
[5]龙旖. 微信辅助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000(004):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