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管理与电力计量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向莹
[导读] 电能是使用互联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向莹
        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电能是使用互联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电能质量管理的作用与对策,并且从现状、应用、发展对策等角度对电力计量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加强电能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电力计量技术水平,确保可以为用户正常供应电力,促进国家电力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电能质量;电力计量;信息技术

        引言: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科技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对电能的需求大幅度增大,导致增加了供电企业的供电难度,因此,做好电能质量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电能质量的供应。同时,工作人员的电力计量技术尚且有待提高,需要增强计量的准确性,防止出现电损的情况。
一、电能质量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一)电能质量的含义
        在电力企业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公用电网,将交流电能传送给用户,其传送的电能质量决定了用电稳定性,当传输的电能较为优质时,将会增强用电稳定性。对于电力生产产品而言,电能质量是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通过电压的稳定性与标准性、规则的正弦波形、不变的频率,可以判断出是否属于优质的电网。然而,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人民增加了对电子设备的应用需求,导致出现外部的干扰因素、操作不对称负荷、应用非线性设备的概率增大,将难以使用最佳的电能传输模式,无法达到理想的供电效果。当电能质量逐渐下降时,还会出现频率、电压、电流的偏差,增加产生故障的概率,而目前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点:瞬态过电压、三相电压不平衡、共用电网谐波、电压偏差等[1]。
(二)电能质量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电能质量提出更高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日渐突显了质量问题,在各个行业中,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运用,由此可见电能供应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当电能供应出现问题时,部分区域就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尤其对交通网络具有明显影响,将会导致飞机或高铁等交通工具停运,一旦交通网络出现瘫痪,容易引起人民的恐慌,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若是从企业角度来看,当供电存在频率偏差或电压不稳的情况,将会影响电机负荷,以及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在电网负荷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异步电机容易出现功率上下波动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电机烧毁,使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事先做好防范措施,设置自动调节变压器和无功补偿容量,可以根据电力需求,从而调试相应的电压。同时,在电力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电压跌落或短暂断电的情况,将会拖慢工程的进度,对正在施工的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突然断电可能会引起机械的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当电压跌落时,敏感控制装置可能会产生失误,导致网络系统出现瘫痪,导致机械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容易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需要设置熔断器,可以起到限流作用,避免电压跌落而造成影响。
(三)提高电能质量的具体对策
    在电网运输中,电能质量管理是基础工作,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然而由于供电质量受到不对称电荷或非线性设备影响,导致降低了供电服务水平。在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对电能供应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需要从用户、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力度,以下列举出了具体措施,第一,从政府部门的角度而言,需要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规定与准则,形成电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分工明确,有效执行下发的政策,实时监督与检测电能质量,使电能供应达到规定指标。

第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需要响应政府出台的政策,建立完善的电力管理规范,对内部加强管理,对于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供电技能,提高管理水平,除此之外,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对用户进行质量管理指导,确保电能的输出质量不受影响。第三,从供电用户的角度而言,需要充分了解电能质量要求,为合理应用用电设备提供保障,而且需要监控电能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寻找专业人员进行解决,使电能质量水平获得进一步提高[2]。
二、电力计量技术的综合研究
(一)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电能是人民生活与工作的基础,更是不可或缺的能源,而在销售过程中,电力能源需要进行计量,当前社会重点关注话题之一是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之前较为常见的是人工抄表方式,沿袭了传统的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组成成分,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到用户的家里,详细记录电量数据,此法具有一定失误概率,对电能质量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下,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采用电子化集成设备代替了人工计量的方式,极大程度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虽然多数地区已经获得广泛应用,但是落后地区与偏远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计量方式,使供电企业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颁发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广智能电表的应用,对农配网进行相应的改造,推进了电力市场化的改革。
(二)电力计量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电力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其变得更加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尤其是电力计量技术,在计量工作中实现了自动化的目标。经过科学人员的不懈努力,研究出了电力计量一体化技术,在计算电力能源的过程中,优化了具体操作流程,使其向智能化与机械化的方向发展,不但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计量工作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降低工作强度,使其有充足的精力应对日常工作,确保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减少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目前我国的电力计量技术已经逐渐趋向于成熟,生产管理设备更加数字化,应用了供电系统、全数字监控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促进电力质量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运用电力计量技术,可以增强用电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电力损耗,为用户权益提供保障[3]。
(三)电力计量技术的优化策略
        电力能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在生产时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创新电力计量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满足用电需求。然而,电力计量技术的提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形成发展合力:第一,从政府部门的角度而言,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在高校中开展相关课程,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使其掌握电力技术的技能与知识理论,具备高能力与高素质,为电力事业作出贡献。第二,从企业的角度而言,需要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使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有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供电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电能质量管理水平。第三,从工作人员的角度而言,需要不断扩展电力计量工作的应用,可以在变电站采集计量数据信息,正确选择计量仪表,对用户进行针对性指导,并且不再使用高耗能仪表,而是使用电子计量仪表,有利于及时调整电荷,减少能源的消耗,为用户正常用电提供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在电能使用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虽然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但是也使电能供应面临着严峻挑战,对电力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力度与研究力度,优化电力计量技术,提高电能质量管理水平,为人民的日常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汤野.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状况分析及应用策略[J].中国科技纵横,2018(021):168-169.
[2]李茹.关于加强电能质量管理的几个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9,000(023):120.
[3]薄林.电力计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粘接,2019,v.40;No.308(10):6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