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1+6”电网基建项目精准投资管控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胡旭东,赵锋
[导读] 规划计划一体化平台为国网统一实施部署的集电网规划、项目储备、
        胡旭东,赵锋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规划计划一体化平台为国网统一实施部署的集电网规划、项目储备、投资计划于一体的管理系统,通过开发分布式、结构化的配电网精准规划支撑平台,集成了PMS2.0、调度生产管控等系统数据,进一步提高电网效率、解决电网问题、强化项目管控为目标的系列管理措施,探索对电网基建项目投资实施精益化管控,达到精准投资、精益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 本质安全; 精益化管理; 电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B

        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投资管控与实践背景
        1.1  响应央企投资全面监管、行为规范要求
        “十三五”时期以来,国资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针对中央企业投资监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中央企业投资中出现的问题,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多项规定,强调突出依法监管、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监管,重点从“管投向、管程序、管风险、管回报”四个方面,努力构建权责对等、运行规范、信息对称、风险控制有力的投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中央企业加强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强化风险管控,提高国有资本效率,防止国有资本流失,最终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1.2  贯彻国网公司精准投资、精益管控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探索投融资新机制,提升电网发展质量。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央企投资监管强化的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三型企业”和建设运营好“两网”,科学谋划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要求实施质量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精准投入、精益管理、精细作业,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强化精准投入,以科学规划为指导,突出安全、质量、效益、服务,全面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强化精益管理,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纵深推进多维精准管理体系变革,全面推行量化分析、标准化建设和全过程质量管控,统筹推动城乡、区域电网协调发展,以及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
        1.3  落实安徽电网提质增效、量化管理要求
        随着安徽各级电网规模日益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电网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存在“拍脑袋”决策、项目管理粗放、投资效益偏离等问题,导致无法真正落实“精准投资、精益管控”。电网项目决策过程以定性判断为主,缺乏统一的量化决策方法,难以科学评价电网项目的投资成效与优劣程度;电网基建项目管理链条较长,如未能把好“准入关”,将形成设备轻载、设备利用率低等无效低效投资。建立和完善电网发展的精准投资管控体系需求迫切。
        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投资管控与实践内涵与主要做法
        立足安徽省电网建设实际和国网公司精准投资、精益管控管理要求,为适应电改新形势下的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提质增效要求,以提升投资与需求匹配程度、加强项目精益化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围绕项目需求、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三个核心”,建立“一个基础、六个精准”的“1+6”精准投资管控机制,构建分布式、结构化的电网大数据系统,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开展量化分析和辅助决策,覆盖问题、需求、规划、前期、计划、后评价项目全链条管理,从项目全环节重构分析与决策机制,深度匹配整合项目需求、投资与效益,固化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模式,提升电网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满足精准投资效益要求,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2.1  搭建数据平台,支撑管理链条
        开发分布式、结构化的配电网精准规划支撑平台,数据平台遵循“安全分区、源端唯一”原则,从调度生产管控、运检PMS等专业生产信息系统自动定时采集海量电网信息数据,统一存储于大数据平台系统数据库,数据分类存储,支持多维度查询,便于构建电网现状和基建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2.2  整合海量规划数据,分类构建数据仓库
        基于数据平台开展多源信息融合,分类整理,构建数据仓库。
        2.3  专项开展数据整理,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建立基于规划大数据的辨识、融合机制,全面提升数据质量。
        2.4 建立指标评估体系,多维分析电网短板
        基于大数据平台海量电网运行数据,建立电网指标评估体系,全方位评估现状电网发展水平。
        2.5  量化诊断分析电网,提供规划决策依据
        坚持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开展多年电网诊断分析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在省、市、县公司逐级开展电网发展诊断工作,发挥事前诊断和事后评价对各级电网精准投资的支撑作用,实现闭环管理,提升投资效率效益。
        2.6  分类梳理存在问题,多措并举对症下药
        依据指标评估体系和量化诊断分析,分类梳理电网存在问题,形成全省电网问题库,指导后续项目安排。
        2.7  聚类分析供电区域,精准掌握发展差异
        根据安徽县域文化、经济差异,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与电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8  细化开展乡村规划,深化用电需求分析
        通过对安徽地区市-县-乡-村四级行政区的大量负荷电量数据分层分析,判断电量负荷发展特点,以自下而上的层级负荷预测方式,常态开展面向全部105个县(区)、1509个乡镇(街道)的乡村负荷预测。
        2.9  分析市场环境变化,强化负荷前景预测
        建立研究合作机制,夯实电力市场分析基础。建立研究合作和数据共享机制,联合开展经济、能源、电力发展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升电网企业电力市场分析研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10  科学拟定目标网架,制定分级规划标准
        建立研究合作机制,夯实电力市场分析基础。与省能源局保持常态化沟通,加强省内500千伏电网规划与区域电网规划、能源电力规划的衔接。建立研究合作和数据共享机制,联合开展经济、能源、
        2.11  开展网格单元规划,满足精细供电需求
        使用新型规划方法,在城镇地区开展网格化精细规划,细化规划颗粒度,满足精细化供电需求。
        2.12  编制规划地理图册,精准辅助规划工作
        滚动修编《安徽省110和35千伏规划图册》,实现电网信息可视化展示,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较为实用、快捷、方便的指导及帮助,协助规划工作的开展;固化滚动规划成果,避免地市规划人员随意改变电网项目、变更规划方案。
        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投资管控与实践实施效果
        3.1  依托平台,电网精准投资成效明显
        建立平台后,实现了用大数据精准识别电网问题,对症下药解决电网薄弱问题,精准定点投入,支撑电网高质量发展,避免无效投资,电网建设成效明显,电力均等化服务不断推进。
        3.2  实现闭环,项目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平台通过调配规数据融合,从数据源头开始分析,覆盖需求、规划、设计、储备、计划直至后评价,项目全过程管理实现可控、在控,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
        3.3  投资精准,经济社会效益有效彰显
        加强项目精准投资和精益管控,有效把控投资方向,有效配置资源,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杜绝无效投资,大大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张富裕. 浅谈配电网的科学规划和精准投资[J]. 电力设备, 2018年32期.
[2]张艳. 中低压配电网项目精准投资管理策略[J]. 当代电力文化, 2017年2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