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的高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下)32期   作者:栾文秀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落实,对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了新的要求

         栾文秀
         (莱芜区花园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0 )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落实,对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了新的要求,生物课堂中的“讨论”模块不能按照传统的单一化、形式化进行,如何改变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的局限性,提高课堂讨论的高效性使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成为了生物教师需要面临的难题,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激发学生展开讨论的热情入手,以有趣的生物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讨论欲望,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讨论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生物知识和感受,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高效策略
引言
         在生物教材中我们能够发现,几乎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内容都涉及到一个或以上的讨论内容,在新课改提出后的初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已经运用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总结归纳生物知识,并在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虽然已经基本符合了新课改要求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但是在实际课堂讨论教学中缺乏一定的高效性,学生的讨论往往过于形式化、单一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较差,文章主要以如何高效开展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提出策略。
1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存在的问题
1.1讨论的生物知识素材有限
         生物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知识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的概念性内容居多,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的是一些自然规律,考验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要想使得学生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的前提就是为学生带来生物感悟,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于注重硬性灌输、死记硬背,忽视了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来解释教材中的生物现象,导致学生缺乏生物知识积累和查阅生物资料的习惯。其次,教师没有为学生丰富讨论素材,只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组图片或是资料就让学生讨论生物现象,所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经常能听到一些仅停留在知识表面的讨论内容,缺乏生物逻辑思维,同时在讨论中也不能运用专业的生物术语,使课堂讨论无法发挥有效的教学效果。
1.2学生缺乏讨论热情
         课堂“讨论”是一种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使学生们在讨论中增强交流能力,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生物教师推动教学进展。在过往的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根据教材提供的讨论问题为讨论内容,缺乏对班级学生个体化差异的了解,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外,教师也没有添加情感调动就让学生直接展开讨论,课堂讨论并没有带给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往往会出现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讨论、难以得出讨论结果的情况,渐渐失去生物课堂讨论的欲望和热情,本应该充满活力的讨论变得更像座谈会。讨论不应该只作为课堂的组成部分,也要延展到学生的课余时间中,如果只是课堂上忽然给出讨论问题,学生们很容易出现知识盲区,无法结合生活经验,教师还要把讨论题目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们提前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铺垫。
2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的教学策略
2.1了解学生,挖掘生物生活素材
         生物是以科学为主的一门学科,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把传授生物知识作为教育工作重点,更要重视以科学为前提的生物共性和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位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能力和生活环境,以此把握住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

比如乡、镇的初中生生活中对家禽、野生动植物等较为熟悉,因为是能见得到、摸得着的生物素材,然而城市中的学生对动物、植物的理解大多数来源于景观,生物教师在设计讨论题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寻找素材。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讨论问题:“同学们在校园中和家中见到的绿色植物有哪些?”“不同的绿色植物具有明显的特征,同学们试着从形态、结构上讨论一下不同植物的特征。”设计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按照难度梯度的方式进行深入,让学生们能够分层次讨论,首先提出的问题要足够能激起学生的探讨欲望,并结合生活经验,挖掘他们的知识储备,随后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讨论的范围和目标。
2.2重视生物课堂讨论过程
         教师在利用教材的前提下,不能拘泥于教材,把控好课堂讨论的各个环节,明确讨论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讨论问题,并为学生营造生动的生物课堂情境,以最大程度上地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注意小组的选择上要有存在学习成绩差异的同学,这样能够让成绩好的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听取一些学习成绩一般同学的奇思妙想,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也能从中学习到他们的思考方式。随后,教师要在学生以小组开展讨论的过程中,融入小组内部,以组员的身份聆听,必要时候给出一些正确的指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表达,如果讨论内容有概念上的偏差,教师也能直接指出,还可以适当地提出质疑,让学生重视讨论过程,并思考题目,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师了解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杜绝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还能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基础。讨论结束后,除了学生们交流的内容,教师可以添加一些课外延伸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动植物种类:月季、家养品种猫、金鱼等等,并为学生们抛出问题,比如这些动植物离开人类的照顾,是否能在自然界中生存?自然界中是否能善待这些生物呢?
2.3改变讨论评价模式
         对于课堂讨论结果,应该是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在后续评价中,要明确初中生物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也不是为高中的生物做铺垫,而是让学生们对于生命、大自然等问题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思索,以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对于在讨论中能够发现对生命理解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精神上可以授予一个“生物探讨明星”称号,物质奖励可以是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让学生在讨论中收获自信心,并提倡这种生物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模块必须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中不断突破,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旨落实到课堂“讨论”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全体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讨论热情,在讨论中感受生物的内涵,提升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其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J]. 山西青年. 2020(16)
[2] 于晓兰.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18)
[3] 王志强.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学生和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0)
[4] 孙国荣.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3)

作者简介 :
姓名:栾文秀          出生年月:1972年6月          性别:女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民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 ? 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邮编:271100         ?单位:莱芜区花园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