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宋晓荣
[导读]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的教学方法,

         宋晓荣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351100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的教学方法,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围绕具体的项目来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定对应的项目,并由学生自主完成该项目。比如,学生自主搜集项目信息,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实施项目,评价、总结项目实施过程等。项目教学法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它不仅能更好地协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能促进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
         关键词:高中;信息教学;项目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也在此背景下实现蓬勃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能力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传统信息教学过于形式化,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真正意义层面的高效课堂。因而,教师需结合课程特点实施项目教学法,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展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干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计算思维。第一,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反思与回忆,也就是让学生用已经写好的代码来对应教师提出的问题,探讨这段代码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转化成为目的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思维。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步骤地进行自我反思,并对其他小组成员编写出来的代码进行实质性的审查,探讨自己的代码与其他同学的代码存在哪些异同,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来探讨自己的不足。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出学生存在的思维的局限,依照建构主义教学的观念促进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第四,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构建起自己的程序数据库。数据库中可以包含已经构建好的程序,也可以是小组其他同学的作品,甚至是工作总结和小组反思,这样能让学生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
二、项目实施,创新实践
         项目实施阶段,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本中的案例与互联网资源,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索研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形成良性的循环。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学生可以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小组成员间通过团结协作、合理分工以及交流讨论,培养沟通交流技能,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在该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基础不尽相同,因此要求教师“放权”给学生不代表教师就“没权”。教师要认真审核学生自主制订的项目计划,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控学生的项目进度,通过观察和交流的方式掌握学生情况,并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事先规定的计划周期内完成该组的项目,达到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简要介绍一些入门实用的多媒体工具以及获取素材的网站。其次,让每个小组组长根据前面设计阶段本组完成的思维导图,分配每名组员各自负责的任务,去互联网搜索获取相应的素材。再次,将各名组员搜集的素材汇总,完成多媒体汇报作品的初稿。最后,结合大数据,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新方法。
三、成果展示交流,开展多元评价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便进入展示交流环节。教师应当安排相应的课时,让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疑惑,然后师生进行研讨,以类似论文答辩的形式开展此环节。交流后,小组成员应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归纳、提升,从而使知识达到内化。这个环节,是教师在开展项目过程中最容易忽略或弱化的重要环节。展示交流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展示交流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论文答辩的氛围,为以后迈入高校做准备。最后便是教学评价。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提供多种评价方式,如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等。教师要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表现良好,教师应当多表扬;若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或进展缓慢,教师也应当多给予鼓励。过程性评价的开展对学生整个项目的完成起到了催化作用。建议加入“访谈法评价”,对学生的作品开展访谈。在“编制单词翻译软件”项目评价阶段,可以针对“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如何调试程序”“如何解决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否喜欢程序设计”“喜欢程序设计的理由”等问题与学生展开访谈,根据访谈情况填写项目的过程性评价表。这种评价方法是专门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设计的。
         在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学会了简单程序设计,这是“计算概念”;学生经历了软件开发的过程,掌握了程序的模块化设计及程序调试的方法,这是“计算实践”;而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更深入地理解算法和程序,产生新想法,对程序设计产生热爱,这便是“计算观念”。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其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现了各位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有利。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提升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遵循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合理对这种方法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朱国林.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8):1-2.
[2]张春艳.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9(36):179-180.
[3]彭静.探究高中信息技术中的项目教学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1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