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大班科学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曼曼
[导读] STE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跨学科整合
        张曼曼
        安徽省巢湖市中心幼儿园  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STE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跨学科整合,当前针对学前教育阶段的相关STEM教育研究甚少。在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A幼儿园在STEM教育理念下大班科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对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帮助幼儿园一线教师提高对STEM理念的认识,在实施科学活动时为教师的指导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STEM教育;科学活动;指导策略
        一、研究缘起
        1.STEM教育的含义
        STE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TEM教育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有机整体,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获得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
        2.开展STEM教育的重要性
        俞莉认为,早期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真实情境与问题导向,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优化活动过程和拓展教育途径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2]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3]
        STEM理念下科学活动,整合教育的理念,幼儿园活动必须要看重各个领域之间、各种目标之间的彼此渗透和整合,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A幼儿园STEM理念下大班科学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A幼儿园四个园所的大班组为研究对象,对大班组的教师及园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一所正在开展STEM课题的分园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教师访谈、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简要总结了目前A幼儿园基于STEM理念下大班科学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1.幼儿园对STEM教育理念的重视程度
        目前该幼儿园教师对“STEM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STEM理念在幼儿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开展STEM教育的意义,多数教师还是较认可。该幼教集团将近一半的幼儿园并没有常态化开展有关STEM教育园本教研活动。该幼儿园针对STEM教育理念开展的专题讲座是非常稀缺的。
        2.幼儿园STEM科学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幼儿园科学活动可选择的内容很多,对于教师而言,有丰富科学知识的储备是高效、科学的探究活动的前提。教师应该对活动中所要涉及到的科学原理、科学现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该幼儿园有多数教师都选择了适合幼儿探索和操作、且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活动进行展开。大比例教师没有过多地关注生成性的内容,但恰恰此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和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该园有80.77%的教师在科学目标的建构上以让幼儿具有科学兴趣,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了解建构科学知识目标认可度为53.84%,有65.38%的教师认为体验科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属于科学目标的。由此可知,教师们对科学目标的构建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有100%的教师重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兴趣和体验,但对幼儿掌握系统科学知识的程度评价方面较少。
        (二)A幼儿园STEM理念下大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对STEM教育理念认识不够
        目前,A幼儿园部分幼儿教师科学理念不新。幼儿教育是启蒙性教养,大比例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把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认知方面的培养作为重心,一味地进行科学知识及原理的传授。而STEM教育应以现实问题为基础,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科学探究活动的立场、方式、精神等不能受到忽视,这些是更为核心的素养。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她们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较单一,她们很少积极主动或有意识地学习最新的科学信息。因此,此类教师不具备把正确的育儿观与科学教育理念互化的能力,她们科学教育活动的方式是不容易受幼儿喜爱和接受的。少数教师对STEM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又没真正领悟到STEM理念的内涵,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难做到系统的整合。
        2.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失去发言权
        好说、好问、敢想是幼儿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在他们的大脑里有“一万个为什么”,并且很想要去了解和发现,其产生兴趣或疑问,这是一种自发性的表现。

科学教育的基础就是让幼儿有探究的需求和愿望,作为教师要保护幼儿这种主动学习的动机。
        很多幼儿教师忽略了幼儿好奇和疑惑,更关心幼儿的行为和纪律的遵行,或者因为本身对科学知识的缺乏选择对幼儿的好奇和疑问进行忽视。甚至用敷衍的态度对幼儿的好奇和疑问进行回答,这样间接把孩子的好奇心抹杀在了摇篮里,这对于科学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是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的。
        3.不够关注生成性的内容
        教师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活动的内容时,对现有的教材过于依赖。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未落在幼儿的身上,更为教条地让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忽视了幼儿感兴趣的生成性内容,生成性内容可更好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热情,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STEM教育理念下大班科学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1.教师应让幼儿自主构建知识经验
        在STEM科学活动中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幼儿自主学习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式能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经验自主建构,幼儿结合已知经验,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实际操作方案,验证其可行性。他们会越来越认真、严谨地做这个事情。平时有的孩子不爱思考,经常会因为别人的回答左右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对儿童的自我知识,应持尊重并接纳每一个孩子的探索、发现和理解,挖掘出其探究活动的独有价值,予以他们激励性的评价和积极应答。
        2.教师应对科学活动有正确的认识
        STEM科学活动中不论幼儿能否实验成功,对幼儿而言都很有价值。当幼儿没有成功,他们进行调整及修正,再次验证,当整个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螺旋式上升的探索过程,这就是最好的科学探究。科学本就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是二三十分钟就会有结果的。教师应给予幼儿机会,放手让他们大胆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是宝贵的。
        3.教师应熟知各领域核心经验
        STEM教育是跨学科的整合,作为教师更应熟知各领域的核心经验。STEM教育是将幼儿所接受的各领域零散知识进行组合运用,通过知识在个体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经验。新经验的内化过程:经验的建构——知识的迁移——深层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应结合各领域的核心经验对幼儿行为进行有效观察,若教师缺乏各领域核心经验的认识,则会导致毫无目的性,使得幼儿无法深入探究,这会阻碍幼儿的学习发展。
        4.教师应抓住合适的教育契机
        STEM教育是以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为任务驱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很多,教师要多观察。根据观察,做详实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抓住教育契机去引导幼儿。通过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需要,适时提供探究的条件鼓励幼儿探究,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通过基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帮助幼儿知识面不断扩大,提高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应给予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与思考的机会
        经验分享和思考是科学探究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给予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经验的分享与思考的机会,在此环节有利于幼儿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倾听他人分享时,获得自己没发现问题和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在分享时教师做好倾听者的角色,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多问、仔细倾听;在交流时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用准确的、科学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对幼儿存在的困惑适时加以引导,根据各领域的核心经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重视给予幼儿思考的机会。通过同伴之间科学探究的交流和分享,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大幅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6.教师应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科学活动
        我们要搭建合作平台,让家长认识到科学素养对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多了解一些知识,丰富孩子的世界。爱思考是利于孩子终生发展的好习惯。通过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形式,鼓励并支持家长们参与科学活动。如亲子合作制作科技小发明,既能增进亲子感情,也能引发家长对科学活动更加关注。
        结语:STEM教育这种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结合的跨学科融合教育。通过这一教育,提高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深入认识,从生活中观察——了解——创新——回归生活应用,让科学活动从生活中来且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形成以幼儿兴趣为中心,需求为指引,经验为起点的STEM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出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新时代儿童。
参考文献:
[1]梁 芳,罗蕾莉: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大学教育,2016(11):50-51.
[2]俞 莉:在早期STEM教育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J].学前教育研究,2019(01):85-88.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2010.
        注:本文系课题成果
        课题批准文号:合教秘【2019】134号
        课题项目编号:HJG19037
        课题名称:“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