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张鹏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张鹏
[导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正是体现了这一学习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自主实践、自主评价等来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信息技术学习的独特性,极其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基于此,本文章对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

张鹏    河南省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461400
【摘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正是体现了这一学习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自主实践、自主评价等来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信息技术学习的独特性,极其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基于此,本文章对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98-01

        引言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应用是在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开展的背景下被提出并且得到有效应用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实操能力非常重视,因此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更好地提升这门课程的学习效率。
        一、通过实践操作课程,提高教学的质量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真正学会这些知识。例如,当在教学《键盘输入》的时候,教师首先便需要为学生教学基本的操作方法,并且告诉学生如何放置自己的手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进行教学。当理论知识教学完毕之后,教师需要留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实际摸一下键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落实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二、科学的创建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时候,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创建一个有趣的情境,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就有所准备,使这个情境既能和课堂上的知识产生密切的关联,也能够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学习。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帮助小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学习知识。



        例如,在“用电脑进行绘画”这一知识点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教学情境,然后在班级中选出一块空地,告诉学生这块空地会用来展示画得好的学生的作品。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听到教师这么说后,会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地听讲。在学生掌握了教师所教学的知识后,会认真地进行绘画。随后,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的作品中选出最好的作品,将其展示到刚刚选出来的空地上。通过观看、交流,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开展了一场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快速地被激发出来,认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利用其进行电脑绘画。由此可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将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课堂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解课堂内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及时改革,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能力,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该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少讲授,多练习”的方法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对课堂知识进行初步掌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主要讲解课堂内容的重难点,为学生解答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多练习”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和课下都应该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四、设计开放性的创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计算机进行创作,当然,创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和大脑思维的展示,其创作主题就应该是开放性的,避免受到思维限制。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些创作主题显得枯燥乏味,还有些创作主题的思维跨度较大,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偏离较远,此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的信息技术水平来设计开放性的创作主题,能够让学生在创作中自由地发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也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有高要求,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并且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师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进行分享。教师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信心,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学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J].科幻画报,2019(09):113.
[2]王玉梅.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中华少年,2019(11):39.
[3]高海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情感读本,2019(06):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