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刘爱轻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刘爱轻
[导读]

刘爱轻     河南省滑县城关街道中心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25-01

        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学生仍然是处于被动地位,或者他们的动手能力往往被忽略。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为更好的让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1、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小学生平时应怎样合理使用父母给的零花钱,每天写作业要花费多少时间,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圆锥的认识和利用等,这些都需要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2、使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实践化。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珍惜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是实现学生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多姿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体验生活。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还原生活中的买卖场景,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铅笔、橡皮和格尺,让学生轮流来当卖家和买家,学生要事先准备好零钱,通过和卖家进行讨价还价,最后得到自己喜欢的文具用品。这样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研究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数学的眼光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审视,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进行生活,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打折问题”一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学生喜爱的变形金刚玩具,并告诉学生现在商城正在对这款玩具进行打折,原价是128元,现在打8.5折,那么现在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4、研究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甩开袖子去大胆的进行新教法实践。
        5、研究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只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社会也需要参与。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利用好这一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在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学校也需要与社会合作,探讨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味知识、运用知识。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更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只是一种理念,更主要的是要践行在行动中。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更好实施与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持之以恒,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真正落到实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