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谭雪妮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谭雪妮
[导读]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创造出一种适宜的、生动的教学氛围。这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借助多媒体设备、联系日常生活,挖掘文本情感等方式,促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深入掌握课文的知识和内容。

谭雪妮    重庆市沙坪坝区阳光家园小学  400033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创造出一种适宜的、生动的教学氛围。这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借助多媒体设备、联系日常生活,挖掘文本情感等方式,促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深入掌握课文的知识和内容。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33-01

        引言
        情境教学为我们的整个教学设置了一个大的背景,或者是说将内容嵌构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当中。其实,这种教学方式算不上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方式,因为其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已使用多年,成果显著。与之内涵非常相似的就是著名的“浸入式教学法”,它们的相同之处就是为教学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
        1情境教学的概念
        课程改革及学生观念的改变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出了更深一步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再拘泥于文章的死记硬背,更不是灌输式教学,而是对于学生的理解、师生的互动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情境教学,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上来说,根本上就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核心即通过语言、物体、音乐等各种形式道具,人为的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文章背景环境。在这一情境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培养及情操陶冶,最终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境教学不仅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针对其他领域的教学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2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利用生活化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活动来说,教材中包含很多接近自然,接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借助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生活,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总结经验现象。同时,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为学生描绘具体的生活情境,更加鲜明地突出教学情境以及教学的实用性。借助和生活密切关联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新知识,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教学条件。
        2.2借助教材插图,再现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画在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


小学生大都喜欢动画或者漫画,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借助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创设。用图画把文字描绘的情境展示出来,加上简短的文字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和图画功能,全面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为学生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描述出自己想象中的课文情境,以此来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幅提高,在课堂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持续提升。教师也能通过这种方法有效节省更多的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任务按时按量完成。
        2.3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想要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师就要以学生的求知欲为主,巧妙设置情境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将文本和声音结合起来,有效地辅助情境教学的展开,促使学生记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课文《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一段课堂介绍,提出“黄山奇石有什么呢”等问题。由此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特美景,并且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体会。
        2.4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加强语言艺术引导
        要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师就要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加强语言艺术引导。教师要注重用音乐渲染情境,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因此教师的分析不应取代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阅读和理解课文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具有高超语言艺术的情境,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体验文中所描述的情节和情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合理运用疑问、好奇、感叹、悲伤、喜悦等语调,加上适当的语言艺术。
        结束语
        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及生活相关的文章,通过创造情境的方式能够消除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陌生感及畏难感,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及探索的兴趣去更深一步的学习。在情境教学中,对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有着更深一步的要求,也需要教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师生情谊。小学语文是一门初级的综合知识教学,他的教学更多地需要教师具备真挚的情感,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也为后期更深一步的语文教学埋下兴趣的种子,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收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王秀娟.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76-77.
[2]马红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40.
[3]张亚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施策略[J].才智,2020(0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