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和剑锋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和剑锋
[导读]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分值,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基础。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混合式教学。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具有阅读能力,而且要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可以真正实现这一理念的就是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树立

和剑锋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啦井镇中心完小  671408
【摘要】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分值,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基础。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混合式教学。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具有阅读能力,而且要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可以真正实现这一理念的就是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106-01

        引言
        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再加上新课改的提出,使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教育方式大多都比较传统,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希望通过问题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混合式学习在阅读课堂中的意义
        近年来,互联网越来越完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将网络与课堂结合在一起。因为学生在阅读时单单通过书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比如利用电子课本、网络视频、教育平台等等拓宽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的阅读能力逐步提升。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阅读时间,教师可以利用混合式学习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计划,对阅读进行更合理的安排,实现碎片化阅读。但是单单让学生在网络中阅读是不现实的,这虽然可以拓宽他们阅读的种类,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约束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由此就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的好处,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渠道,而且可以实现对他们学习方式的控制。
        二、在语文阅读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
        (一)线上线下结合,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一方面教师通过线上预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全班学生不再有疑问;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线下上课情况观察学生,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解答,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节课《我是什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我”是什么,思考出来“我”是水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可以用手机拍照上传,并在下节语文课堂上进行展示。


这样的环节设计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以及实践能力。教师通过让学生更好地知道一种物质可以有多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凝聚态等,能增强学生对科学课的理解。
        (二)混合学习资源,充实语文素材
        小学语文课文篇目相对精致,在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有严格把关,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学生从每册书中接触到的文本数量并不算多。而适当地开阔阅读眼界、不断充实语文阅读的多样体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要懂得混合学习资源,课内课外做到有效衔接,把课内的经典文本作以重点解读,不断丰富着小学生语文学习和阅读的素材内容。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时,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故事,这类文本的教学非常看重作为阅读主体的小学生们,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循循善诱的道理传授,能够激发学生深入这类文本的阅读体验中去,不断激发他们阅读的新鲜感。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衔接工作,为学生推荐更多类似的民间传说故事的阅读文本,让学生领略到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与美好。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们立足当地风俗,开展个人或集体性质的文化考察活动,让学生们深入自己土生土长的民间生活,发现当地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将之记录下来,汇编成一部属于全班同学的民间故事集锦作品。这种自主探索且集体创作的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从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输出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在充实语文素材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挖掘能力和探索地方特色的发现与考察能力。
        (三)整合知识,分解学段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在线上教学阶段,教师已经按照课程要求完成了某一学段的教学任务,在复学后的线下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线上教学学段中的知识点与能力培养要求,寻找线上与线下教学间的衔接点,进一步明确该学段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反思线上教学阶段中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以此为契机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完成对复学前线上教学阶段中存在问题的弥补。例如在对课文的教学中,线上教学阶段可能在课后研讨与联系环节中有所欠缺,在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教学,做好线上线下的衔接工作,保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可以通过混合式学习在线上进行阅读的预习,在课堂中进行深化与拓展。从目前来看,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是大势所趋,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阅读的世界,从而爱上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全方面发展,激发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新瑞,李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深度融合项目研究[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8(12):33-35.
[2]潘琪.基于混合学习的小学语文练习课教学模式设计[J].考试周刊,2018(54):70.
[3]纪雯君.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流程设计初探[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8(02):3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